第一章 绪论
八十苍浪一老翁,芦花江上水连空。世间多少乘除事,良夜月明收钓筒。
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弄孙膝下,田园生活,安度晚年,这是多少士大夫的追求?然而,在传统的致仕制度下,这种追求往往就是梦。他们解脱不了世俗的羁绊,也不能脱离社会,更逃不脱官场的束缚。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目的
第二节 本书的研究范围及方法
第三节 相关研究成果回顾
第四节 本书期望值与存在困难点
第二章 明朝致仕制度
尊酒都门外,孤帆水驿飞。青云诸老尽,白发几人归。风雨鱼羹饭,烟霞褐氅衣,因君动高兴,予亦梦柴扉。
全身而退,几多士大夫所追求?但身在官场,岂能由己?制度的限制,官场倾轧,身在其位而身不由己,欲想振作而时不我待,树大招风而佼佼者易折,蚁穴蜂巢而各有其位,在整个政治体系中,要脱身于世外,则不能仅凭自己的意愿。
第一节 致仕制度的缘起及其发展
第二节 明朝有关致仕的规定
第三章 君主专制与致仕制度
人生七十古来稀,前除幼年后除老。中间光景不多时,又有炎霜与烦恼。过了中秋月不明,过了清明花不好。花前月下且高歌,急须满把金樽倒。世上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头白早。春夏秋冬燃指间,钟送黄昏鸡报晓。请君细点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草里高低多少坟,一年一半无人扫。
中国自进入阶级社会时起,便形成了以王为中心的专制政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主是国家的象征,拥有国家的一切财富和权力。官僚的权力主要来自君主,君主以刑赏二柄驾驭臣下,操官僚生死荣辱于手中。
第一节 开创期的君主专制与致仕制度
第二节 守成期的君主专制与致仕制度
第三节 祸乱期的君主专制与致仕制度
第四节 中兴期的君主专制与致仕制度
第五节 败亡期的君主专制与致仕制度
第四章 明朝与致仕相关的制度
旧擢庚寅第,新题甲子篇。老来诸事废,归去此身全。烟树藏溪馆,霜禾被石田。鉴湖求一曲,吾计尚茫然。
在职官管理制度中,致仕制度主要是职官的退出,但没有退出就没有新进,没有新进也就没有选拔;没有选拔就没有铨选,没有铨选也就没有任用;没有任用就没有考核,没有考核也就没有奖惩;没有奖惩就没有功过,没有功过也就没有善恶,每一个环节都是互相联系的。
第一节 俸禄制度与致仕
第二节 考核制度与致仕儿
第三节 铨选制度与致仕
第五章 明朝官员致仕的政治行为分析
宦途风雨,收钓偏宜早。平平长江如席,暗浪知多少。别有深严城府,那里寻头脑。千机万巧。与他酬酢,真个先生厌烦了。何况升沈荣辱,明朝难料。但长笑赋归休,闲处皆蓬岛。呼酒自歌郢曲,趁余生未老。醉来眠倒。遗天忘我,游遍箕山才一觉。
明朝官员的乞休行为异常复杂,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不但官员乞休的原因、动机和目的诡秘难测,而且有纷纭复杂的政治因素。……无论是自愿,还是被迫;无论是出自本心,还是出自无奈;无论是使用权谋,还是利用制度;这里面蕴涵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反映着瞬息万变的政治斗争,不但与政治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与社会、经济、文化等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一节 官员致仕的利益行为
第二节 官员致仕的权力行为
第三节 官员致仕的个体心理行为
第六章 小结
拂衣辞禄去,厌终日、簿书忙。便短屐轻舟,溪山佳处,来往徜徉。闲情尽归尊酒,更槎头、玉绘味堪尝。试看冥鸿得意,弋人徒尔机张。先朝司马庆流长。羡槐荫,满高堂。且安分知机,奉身全节,不愧书香。乘除总由天数,把功名、他日付诸郎。老向清时稳卧,日高长五何妨。
明朝致仕制度并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年老退休,致仕制度调节着官场中的人事进退,是职官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既是规则也是工具,既是道德规范也是制度约束,既稳定着秩序又制造着混乱。
第一节 梗概与评述
第二节 存在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挖掘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