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汉语方位词研究
作者:林晓恒 著
出版: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11.1
丛书:民大文传·青年学者论丛
页数:293
定价:25.00 元
ISBN-13:9787811088779
ISBN-10:7811088770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一、方位词系统研究的不平衡使得研究无法深入
二、方位词系统变化最突出的时期是中古时期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内容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共时描写与历时比较相结合
二、语义研究和语法研究相结合
三、语义动态分析和语义静态分布研究相结合
四、描写归纳和解释分析相结合
五、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第五节 语料统计原则
一、同一性界定的原则
二、区分词和语素的原则
三、本书所使用的符号和缩略语
第六节 调查文献说明
第七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方位词研究概况
二、现代汉语的相关研究
三、古代汉语的相关研究
第二章 方位词概说
第一节 方位词的内涵与外延
一、方位词的两种不同界定角度
二、方位词的内涵
三、方位意义
四、方位意义的专职化与方位词的形成
五、方位词的层次体系和范围
第二节 方位词的意义
一、方位词的具体空间意义
二、方位词非具体空间意义
三、方位词指代用法及意义
第三章 中古汉语方位词的形式系统
第一节 中古汉语方位词的结构类型
第二节 中古汉语方位词的具体形式
第三节 中古汉语各语义类方位词单复音节 形式的差异
一、中古汉语各语义类方位词单、复音节 形式种类数差异
二、中古汉语各语义类方位词单、复音节 形式用例差异
第四节 中古汉语方位词形式系统情况小结
一、中古汉语方位词结构类型的特点
二、中古汉语方位词结构类型的发展
第四章 中古汉语方位词的意义状况
第一节 中古汉语各类方位词的意义状况
一、中古汉语“上”类方位词的意义状况
二、中古汉语“下”类方位词的语义状况及分布
三、中古汉语“前”类方位词的意义状况
四、中古汉语“后”类方位词的意义及分布
五、中古汉语“左”类方位词的意义状况
六、中古汉语“右”类方位词的意义状况
……
第五章 中古汉语方位词的语法功能
第六章 中古汉语方位词的特点及方位词系统的确立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语料来源
附录二 单音方位词的功能分布
附录三 双音方位词的功能分布
林晓恒,1978年11月生,湖南洞口人。2006年获得文学博士学位后进入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任教至今。主要研究领域为汉语语法、对外汉语教学。在《语言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数项。
《中古汉语方位词研究》以语义类的方位词作为研究对象,并不意味着将文献中出现的所有方位词形式都作为统计和分析的对象,还要根据其语法单位的特点来分类统计和分析,其中主要是对词和语素进行区分。《中古汉语方位词研究》不将方位语素作为统计用例。原因是方位词是汉语的基本词,进入词的层面是非常多的,例如它们可以成为专有名词(如地名、官名等)的构词语素,如果将它们都作为统计用例,将无法在历时层面上进行有效的对比,例如由于内容特点,有些文献专有名词出现的多,有些则少,如果都统计下来,出现频率高的方位词并不一定是语言中真正活跃使用的语法单位,因此无法反映方位词真正的使用特点,更谈不上进行共时和历时的对比了。所以,本书在统计中并不严格区分语法研究中所说的词和词组,但严格区分词和语素。因为词和词组是语言中的活跃因素,是使用单位,而词素只是材料单位,并不具有使用上的活跃性。
汉语作为孤立型语言,语素构成词、词构成词组的规则大体是一致的,尤其是方位成分出现在修饰性位置如定语、状语等位置时,与汉语的词法一致,很难区分出词和语素,这增加了划分的难度。因此,《中古汉语方位词研究》特拟定区分词和语素的原则。
比价列表
暂无价格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