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1.1 钢的模铸和连铸
1.2 中间包在连铸生产中的作用
1.3 洁净钢的需求
1.4 小结
参考文献
2 非金属夹杂物
2.1 引言
2.2 氧化物夹杂的来源
2.2.1 外来夹杂物
2.2.2 内生夹杂物
2.3 夹杂物的尺寸与形状
2.3.1 夹杂物的尺寸分布
2.3.2 夹杂物的形状
2.4 夹杂物对钢性能的影响
2.5 减少夹杂物的措施
2.5.1 钢包精炼中最大程度去除夹杂
2.5.2 最大程度减少宏观夹杂
2.5.3 宏观夹杂在中间包中的去除
2.5.4 中间包的设计和夹杂物的去除
2.5.5 模拟要点
参考文献
3 流体流动和湍流概述
3.1 引言
3.2 流体流动类型
3.3 牛顿黏性定律
3.4 流动的维数
3.5 动量传输模式
3.5.1 黏性或扩散动量传输
3.5.2 对流动量传输
3.6 连续和运动方程
3.7 斯托克斯定律
3.8 湍流流动
3.8.1 涡流的尺谱
3.8.2 普朗特混合长度和有效黏度
3.8.3 湍流剪切应力
3.9 湍流的连续方程和运动方程
3.10 传热与传质
3.11 湍流模型
3.12 小结
参考文献
4 流体流动特性
4.1 引言
4.2 刺激响应法
4.2.1 阶梯输入和F曲线
4.2.2 脉冲输入和C曲线
4.3 流动体系的流动特性
4.3.1 活塞流
4.3.2 全混流
4.4 实际体系中的流动特性
4.4.1 轴向扩散模型
4.4.2 槽列(串联槽)模型
4.4.3 组合或混合模型
4.5 小结
参考文献
5 钢液流动模拟
5.1 引言
5.2 物理模拟
5.2.1 相似性
5.2.2 相似准则
5.2.3 等温体系
5.2.4 非等温体系
5.2.5 夹杂物去除的模拟
5.2.6 水模拟步骤
5.2.7 示踪剂密度对钢液流动特性的影响
5.3 数学模拟
5.3.1 湍流场和传热
5.3.2 边界条件和假设
5.3.3 数值求解方法
5.3.4 示踪剂的扩散
5.3.5 夹杂物传输
5.3.6 商用软件
5.4 研究实例
5.4.1 研究实例
5.4.2 研究实例
5.4.3 研究实例
5.5 小结
参考文献
6 中间包操作
6.1 引言
6.2 钢包向中间包输运钢液过程的二次氧化
6.3 卷渣与检测技术
6.4 中间包容量的影响
6.5 流动控制的影响
6.5.1 中间包的流动控制
6.5.2 无流动控制的大中间包
6.6 中间包吹气
6.7 中间包覆盖渣的作用
6.7.1 渣的碱度
6.7.2 氧化铝的溶解速率
6.7.3 渣的黏度
6.7.4 渣的组成
6.7.5 中间包覆盖渣中的金属铝
6.7.6 没有中间包覆盖渣的中间包操作
6.8 加钙
6.9 异钢种连浇
6.9.1 钢种隔离器和铸坯连接器的使用
6.9.2 用同一中间包异钢种浇铸
6.1 0中间包耐火材料
6.1 1热中间包周转
6.1 1.1 渣的结晶与复合
6.1 1.2 中间包的温降
6.1 1.3 炉数和耐火材料成本
6.1 2连浇的开始与结束
6.1 2.1 连浇开始
6.1 2.2 连浇结束
6.1 3中间包向结晶器的钢液输运和水口堵塞
6.1 3.1 中间包向结晶器的钢液输运系统
6.1 3.2 中间包水口、滑板孔和sEN的堵塞
6.1 4小结
参考文献
7 钢液温度控制
7.1 引言
7.2 钢液温度的变化
7.3 温度测量装置
7.4 过热度控制的需求
7.5 外加热(等离子系统)
7.5.1 直流弧等离子系统
75.2 移动式等离子弧系统
7.5.3 交流弧等离子系统
7.6 外加热(感应系统)
7.7 外冷却
7.8 小结
参考文献
8 中间包最新技术
8.1 引言
8.2 H形中间包的先进性
8.3 离心流中间包(cF中问包)
8.4 中间包吹氩
8.5 钢液流的电磁控制
8.6 中间包加热器
8.7 惰性气氛下单个中间包热周转再加热
8.8 钢包到中问包钢液流股的氩气保护浇铸
8.9 小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