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经济学核心课系列教材:劳动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现实)
作者:蔡昉 等著
出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1
页数:230
定价:25.00 元
ISBN-13:9787303096107
ISBN-10:7303096108
去豆瓣看看 绪论 劳动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
0.1 劳动作为一种经济现象
0.1.1 如何对待农民工
【专栏0-1】“主流经济学家为何老是担心咱们人工资不够低”
0.1.2 如何判断劳动力市场形势
【专栏0-2】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减少
0.1.3 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
0.1.4 失业的原因和治理思路
【专栏0-3】劳动力市场上工资趋同说明什么
0.1.5 关于《劳动合同法》的争论
0.2 劳动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共性和特殊性
【专栏0-4】戴头盔、系安全带与车速选择
0.3 劳动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科
0.4 本书的章节安排
【本章要点】
【术语和概念】
【思考题】
【进一步阅读的材料】
第1章 劳动经济中的人口因素
1.1 与劳动经济有关的人口学概念
1.1.1 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
1.1.2 人口性别结构
【专栏1-1】丢失的女人与茶叶价格
1.1.3 人口年龄结构
1.2 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决定因素
1.2.1 家庭生育决策
1.2.2 中国的人口发展历程
1.3 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1.3.1 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专栏1-2】“鹰和人都吃鸡”
1.3.2 人口密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1.3.3 人口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专栏1-3】人口转变产生的人口红利
【本章要点】
【术语和概念】
【思考题】
【进一步阅读的材料】
第2章 人力资本理论
2.1 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
2.1.1 人力资本的重要性
【专栏2-1】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的人文因素.
2.1.2 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
【专栏2-2】黑死病与战后复苏
2.1.3 人力资本与摆脱贫困
2.2 教育决策与回报
2.2.1 教育决策的形成
2.2.2 教育的劳动力市场回报
2.2.3 教育水平与工资差异
2.2.4 教育回报率的估计
2.2.5 教育的“羊皮纸”效应
2.3 中国的教育发展
2.3.1 教育的属性与投入机制
【专栏2-3】中国的总体教育投入规模被低估
2.3.2 教育管理体制及其改革
2.3.3 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联系
2.4 就业培训
2.4.1 什么是培训
【专栏2-4】对农民工培训的“阳光工程”
2.4.2 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
2.4.3 培训的付费
【本章要点】
【术语和概念】
【思考题】
【进一步阅读的材料】
第3章 劳动力供给
3.1 劳动力供给概述
3.1.1 什么是劳动力供给
3.1.2 劳动力供给曲线
【专栏3-1】中国的“刘易斯转折点”
3.1.3 劳动力供给弹性
3.1.4 社会劳动力供给的度量:劳动参与率
【专栏3-2】中国城镇劳动参与率的变化
3.2 个人劳动力供给
3.2.1 个人劳动力供给行为
3.2.2 非劳动收入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3.2.3 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
【专栏3-3】劳动力供给曲线是"向后弯曲"的吗
3.2.4 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
3.3 家庭劳动力供给
3.3.1 家庭生产理论
3.3.2 家庭联合劳动力供给决策
【专栏3-4】“啃老族”
3.3.3 劳动力供给的生命周期
【本章要点】
【术语和概念】
【思考题】
【进一步阅读的材料】
第4章 劳动力需求
4.1 对劳动力的派生需求
【专栏4-1】求人倍率及其含义
4.1.1 生产函数
4.1.2 边际产品和边际收入
4.1.3 边际成本
4.1.4 利润最大化
4.2 企业的短期和长期雇佣决策
4.2.1 企业的短期雇佣决策
4.2.2 企业的长期雇佣决策
【专栏4-2】中国的非正规就业增加
4.2.3 长期和短期的劳动力需求曲线
4.2.4 规模效应与替代效应
4.3 劳动力需求弹性
4.3.1 劳动力需求的GDP弹性
4.3.2 需求自身弹性
【专栏4-3】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与需求自身弹性
4.3.3 替代弹性
【本章要点】
【术语和概念】
【思考题】
【进一步阅读的材料】
第5章 失业
5.1 失业的概念
【专栏5-1】中国城镇失业率和劳动参与率
5.2 工作搜寻模型
第6章 工资和收入分配
第7章 劳动力迁移
第8章 劳动力市场歧视
第9章 劳动力市场制度与规制
第10章 劳动力市场发育
蔡昉,1956年9月生于北京,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兼任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国家“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从事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农村经济理论与政策、劳动经济学、人口经济学以及中国经济改革、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贫困等领域。著有《穷人的经济学》、《科学发展观与增长可持续性》等书,合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中国经济》、《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与转型》等书,主编《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等系列专著。
本书的作者不是大学讲授劳动经济学的教师,而是从事中国劳动与就业问题研究的科研人员,因此,本书的特点不在于其知识的系统性,甚至可能在问题选择中会出现挂一漏万的情形。但是,由于作者在人力资本上的比较优势是对中国有关问题的研究经验,因此,我们尽可能把这个特色突出出来,通过本书,帮助读者从理论和实际两个层面去认识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包括其转型与发育。
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育,是中国经济体制转型和市场发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识这个特殊的市场,就需要从整体改革和发展出发,从更加广阔的背景上,对各种转型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本书除了尽量把每个主题的宏观层面揭示出来之外,还把研究过程展示给读者,即不仅努力让读者分享我们的研究结论,还力图使读者通过阅读本书,掌握从事中国劳动经济问题研究的基本方式。当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认识经济现象需要从工具库里找到合适的工具:理论的和方法的。所以,作为一本劳动经济学教科书,作者还是尽我们所能,为读者提供比较完整、系统的理论和方法。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