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控制下的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特征研究

1 绪论
1.1 选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1.1 选题的理论价值
1.1.2 选题的现实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公司治理
1.2.2 控制权与所有权
1.2.3 大股东、大股东代理人与内部人
1.2.4 股票市场效率与股票市场融资条件
1.2.5 公司投资行为与投资效率
1.3 本书的主要内容
1.4 本书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1.4.1 本书的研究框架
1.4.2 本书的研究方法
1.5 本书的特色和创新
2 企业投资问题研究的相关理论与文献评述
2.1 新古典框架下的企业投资理论及其局限性
2.1.1 新古典的企业投融资无关论
2.1.2 新古典企业投资理论的局限性
2.2 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企业投资理论
2.2.1 公司治理与公司财务理论研究的融合
2.2.2 传统委托代理冲突下的企业投资行为
2.2.3 大小股东代理冲突下的企业投资行为
2.3 基于信息非对称的企业投资理论
2.3.1 股权融资的信息非对称与企业投资行为
2.3.2 债务融资的信息非对称与企业投资行为
2.3.3 融资优序原则下的企业投资行为及选择
2.4 基于行为公司财务的企业投资理论
2.4.1 行为公司财务的理论基础及运用
2.4.2 管理者非理性下的企业投资行为
2.4.3 市场非有效性下的企业投资行为
2.5 本章小结
3 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背景与融资偏好的市场条件分析
3.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制度安排与公司治理模式
3.1.1 上市公司股权特征与治理结构现状评述
3.1.2 大股东控制与内部人控制:区别与同构
3.1.3 大股东与管理者:利益冲突与合谋寻租
3.2 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融资偏好的市场条件分析
3.2.1 我国股票市场价格高估的现状与成因
3.2.2 投资者的非理性与股票市场非有效性
3.2.3 转型时期股权分置下的市场融资条件
3.2.4 大股东股权融资偏好的利益分配动因
3.3 本章小结
4 大股东控制下的内部人寻租与公司投资行为研究
4.1 文献回顾与问题的提出
4.2 内部经营者寻租行为模型的构建
4.3 寻租行为下的投资效率模型构建
4.4 寻租行为下的投资效率扩展分析
4.5 寻租行为下的投资效率分析结果
4.6 本章小结
5 大股东控制下的自利动机与公司投资行为研究
5.1 文献回顾与问题的提出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3 大股东控制下的自利动机与公司投资行为实证研究设计
5.3.1 控制权收益度量方法
5.3.2 样本选取与变量定义
5.3.3 检验方法与检验模型
5.4 大股东控制下的自利动机与公司投资行为实证研究结果
5.4.1 投资规模描述性统计和差异检验
5.4.2 投资规模的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5.4.3 进一步的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大股东控制下的代理人过度自信与公司投资行为研究
6.1 文献回顾与问题的提出
6.2 过度自信下的投资行为理论分析
6.3 过度自信的现实表现与衡量方法
6.4 大股东控制下的代理人过度自信与公司投资行为实证研究设计
6.4.1 研究假设与样本选取
6.4.2 检验方法与检验模型
6.5 大股东控制下的代理人过度自信与公司投资行为实证研究结果
6.5.1 按高管人员持股分类的投资增长率描述性统计
6.5.2 适度自信、过度自信与投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6.5.3 融资约束下过度自信与投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6.6 本章小结
7 大股东控制下的股权融资偏好与公司投资行为研究
7.1 文献回顾与问题的提出
7.2 再融资政策、市场时机与股权融资偏好实现条件
7.2.1 理论分析与现状描述
7.2.2 样本选取与变量定义
7.2.3 再融资政策作用效果
7.2.4 检验步骤与检验模型
7.2.5 总体和参照样本的描述统计与差异检验
7.2.6 股票市价对融资结构的影响方式及效果
……
8 政策建议
9 研究结论与后续研究的设想
后记
参考文献
1.1 选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1.1 选题的理论价值
1.1.2 选题的现实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公司治理
1.2.2 控制权与所有权
1.2.3 大股东、大股东代理人与内部人
1.2.4 股票市场效率与股票市场融资条件
1.2.5 公司投资行为与投资效率
1.3 本书的主要内容
1.4 本书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1.4.1 本书的研究框架
1.4.2 本书的研究方法
1.5 本书的特色和创新
2 企业投资问题研究的相关理论与文献评述
2.1 新古典框架下的企业投资理论及其局限性
2.1.1 新古典的企业投融资无关论
2.1.2 新古典企业投资理论的局限性
2.2 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企业投资理论
2.2.1 公司治理与公司财务理论研究的融合
2.2.2 传统委托代理冲突下的企业投资行为
2.2.3 大小股东代理冲突下的企业投资行为
2.3 基于信息非对称的企业投资理论
2.3.1 股权融资的信息非对称与企业投资行为
2.3.2 债务融资的信息非对称与企业投资行为
2.3.3 融资优序原则下的企业投资行为及选择
2.4 基于行为公司财务的企业投资理论
2.4.1 行为公司财务的理论基础及运用
2.4.2 管理者非理性下的企业投资行为
2.4.3 市场非有效性下的企业投资行为
2.5 本章小结
3 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背景与融资偏好的市场条件分析
3.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制度安排与公司治理模式
3.1.1 上市公司股权特征与治理结构现状评述
3.1.2 大股东控制与内部人控制:区别与同构
3.1.3 大股东与管理者:利益冲突与合谋寻租
3.2 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融资偏好的市场条件分析
3.2.1 我国股票市场价格高估的现状与成因
3.2.2 投资者的非理性与股票市场非有效性
3.2.3 转型时期股权分置下的市场融资条件
3.2.4 大股东股权融资偏好的利益分配动因
3.3 本章小结
4 大股东控制下的内部人寻租与公司投资行为研究
4.1 文献回顾与问题的提出
4.2 内部经营者寻租行为模型的构建
4.3 寻租行为下的投资效率模型构建
4.4 寻租行为下的投资效率扩展分析
4.5 寻租行为下的投资效率分析结果
4.6 本章小结
5 大股东控制下的自利动机与公司投资行为研究
5.1 文献回顾与问题的提出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3 大股东控制下的自利动机与公司投资行为实证研究设计
5.3.1 控制权收益度量方法
5.3.2 样本选取与变量定义
5.3.3 检验方法与检验模型
5.4 大股东控制下的自利动机与公司投资行为实证研究结果
5.4.1 投资规模描述性统计和差异检验
5.4.2 投资规模的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5.4.3 进一步的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大股东控制下的代理人过度自信与公司投资行为研究
6.1 文献回顾与问题的提出
6.2 过度自信下的投资行为理论分析
6.3 过度自信的现实表现与衡量方法
6.4 大股东控制下的代理人过度自信与公司投资行为实证研究设计
6.4.1 研究假设与样本选取
6.4.2 检验方法与检验模型
6.5 大股东控制下的代理人过度自信与公司投资行为实证研究结果
6.5.1 按高管人员持股分类的投资增长率描述性统计
6.5.2 适度自信、过度自信与投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6.5.3 融资约束下过度自信与投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6.6 本章小结
7 大股东控制下的股权融资偏好与公司投资行为研究
7.1 文献回顾与问题的提出
7.2 再融资政策、市场时机与股权融资偏好实现条件
7.2.1 理论分析与现状描述
7.2.2 样本选取与变量定义
7.2.3 再融资政策作用效果
7.2.4 检验步骤与检验模型
7.2.5 总体和参照样本的描述统计与差异检验
7.2.6 股票市价对融资结构的影响方式及效果
……
8 政策建议
9 研究结论与后续研究的设想
后记
参考文献
郝颖男,汉族,1976年3月出生。工学硕士、工商管理学硕士、管理学硕士。1998年7月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光电技术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1年11月毕业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3年12月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7年6月毕业于重庆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作为主研人员,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在《中国管理科学》《财经研究》《南开管理评论》《系统工程学报》《科研管理》等高水平杂志上发表论文十几篇。现供职于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研究在世界范围内的深入和行为公司财务理论的兴起,不仅重塑和发展了传统公司财务研究的理论假设,而且越来越呈现出在治理机制与财务决策主体行为特征相结合的框架内探索企业投资行为机理的崭新研究视角。
比价列表
公众号、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