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研究
作者:卢东宁 著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12
页数:282
定价:23.00 元
ISBN-13:9787500474197
ISBN-10:7500474199
去豆瓣看看 序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实际背景
二理论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一国外研究动态
二国内研究动态
三国内外研究动态的评价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的相关概念
一农业技术
二农业技术创新
三创新链
四农业技术创新链
五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
第二节 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研究的基础理论
一创新理论
二技术创新理论
三农业技术创新理论
四链理论
五循环理论
六系统理论
七自组织理论
第三节 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研究的理论分析工具
一超循环理论
二农业踏板原理
三技术轨道理论
四农业接口工程理论
第三章 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的机理
第一节 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的路径选择——机理分析的前提
一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的链环一回路模型
二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的主要路径
三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路径的构成环节
四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的路径选择
第二节 农业技术创新链的自组织性——机理分析的理论基础
一农业技术创新链的自组织条件
二农业技术创新链的自组织形式
第三节 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的机理分析
一实例分析——反应循环、催化循环和超循环构成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的机理
二反应循环机理
三催化循环机理
四超循环机理
第四章 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的要素构件
第一节 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的要素
一主体要素
二客体要素
三支撑要素
第二节 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的要素作用过程
一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中要素的关系分析
二要素对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的作用过程
第三节 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的要素优化
一支撑要素的优化
二主体要素的优化
第五章 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的机制
第一节 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的机制构成分析
一供求机制
二竞争机制
三价格机制
四激励机制
五协同机制
六信用机制
第二节 机制对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的作用
一机制之间的关系分析
二机制优化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的要素
三机制保障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的运行
第六章 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模式
第一节 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模式的内涵界定
一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模式的内涵
二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模式与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关系
三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模式与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区别
第二节 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模式的类型及其评价
一政府推动模式
二农户主导模式
三“农民合作组织+农户”模式
四“公司+基地+农户”模式
五“农业科教单位+基地+农户”模式
六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模式
第三节 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模式的选择与案例分析
一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模式的选择
二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模式的案例分析
第七章 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模式运行效应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模式运行效应的实证检验
……
第八章 促进我国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的建议
参考文献
卢东宁,1968年12月生,陕西清涧人。管理学博士,延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研究,先后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中,2004年9月发表在《农村经济》上的题为《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新思考》一文,于同年12月被人大复印资料《商贸经济》理论版全文转载。近年来,主要从事农业技术经济与项目管理方面的研究,研究重点是农业技术创新问题。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战略产业,发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生态文明型国家的重要保障。发展农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依靠农业技术的发展观。
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长盛不衰的不竭动力;要创新就需要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农业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综合国力的核心。农业技术创新是改变农业发展模式、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形成农业发展新思路的前提;农村各项改革只有聚焦于农业技术创新,才能使农村各项工作有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