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与失衡
作者:叶松荣 著
出版: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8.5
页数:208
定价:24.00 元
ISBN-13:9787810962704
ISBN-10:7810962701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导言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综述
1.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2.本文的几个界定及框架结构
3.研究的视角与意义
第二章 “新音乐”建构中的主客观因素
一、从现代主义思潮到“新音乐”体系的建构
1.社会环境对“ 新音乐”建构的影响
2.哲学思潮对“ 新音乐” 建构的影响
3.艺术思潮对“ 新音乐” 建构的影响
二、“新音乐”的基础——传统音乐中的非主流因素
1.传统音乐中的非主流因素
2.传统音乐中的非主流因素在“ 新音乐” 中的嬗变
三、非主流因素向主流因素的转向之动因
1.外因——社会文
叶松荣,福建省闽侯县人。文学博士。现任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福建省优秀老师。兼任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教育部高等学校音乐舞蹈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等职。
作者主要致力于西方音乐史学、音乐美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十几年前,作者提出“以中国人的视野来研究西方音乐”观念。作者认为,中国人研究西方音乐不能也不应该单一地追寻或固守西方人的研究模式,而应该在西方音乐研究中去构拟中国人自己的方法体系,使之呈现出既有西方音乐史学的属性,又具有更加丰富、多元深邃
作者主要致力于西方音乐史学、音乐美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十几年前,作者提出“以中国人的视野来研究西方音乐”的观念。作者认为,中国人研究西方音乐不能也不应该单一地追寻或固守西方人的研究模式,而应该在西方音乐研究中去构拟中国人自己的方法体系,使之呈现出既有西方音乐史学的属性,又具有更加丰富、多元、深邃的中国文化特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取之不尽的源泉。如何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研究西方音乐,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的课题。为此,本书作者期望,未来中国的西方音乐史学工作者,既要借鉴西方音乐史学的研究方法,又要着力于在理论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