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NGN网络概述
1.1 NGN的产生背景
1.1.1 电信网发展历程
1.1.2 现有电信网络的缺陷
1.1.3 NGN发展的驱动力
1.2 NGN概述
1.2.1 广义NGN概念
1.2.2 NGN的定义以及研究进展
1.2.3 NGN的基本特征
1.2.4 NGN的核心技术
1.3 NGN的体系结构
1.3.1 以软交换为核心的NGN网络结构
1.3.2 基于IMS的NGN体系结构
1.3.3 软交换和IMS的差异
1.3.4 ITU-T的NGN模型
1.4 NGN发展现状
1.4.1 NGN发展趋势
1.4.2 运营商组网应用
1.4.3 NGN业务类型及提供模式
第2章 NGN网络的分层技术
2.1 下一代传输网
2.1.1 自动光交换网络
2.1.2 下一代光网络发展趋势
2.2 下一代承载网
2.2.1 NGN承载网的选择
2.2.2 NGN承载网的关键技术
2.2.3 承载网的私网穿越问题
2.3 下一代移动网
第3章 软交换技术
3.1 软交换产生的背景和意义
3.1.1 软交换产生的背景
3.1.2 引入软交换的意义
3.1.3 软交换在下一代网络中的位置
3.1.4 软交换的优势
3.2 软交换技术原理
3.2.1 软交换的概念
3.2.2 软交换的基本技术特征
3.2.3 软交换的主要设备
3.2.4 软交换与外部的接口
3.2.5 软交换中涉及的主要协议和标准
3.2.6 软交换的网络架构
3.2.7 软交换系统的功能需求
3.2.8 软交换的设计原理
3.2.9 软交换论坛
3.3 软交换的主要应用前景
3.3.1 电路领域的应用
3.3.2 电路-分组领域的应用
3.3.3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
3.3.4 智能网领域的应用
3.4 软交换的发展
3.4.1 软交换产品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3.4.2 软交换技术的发展趋势
3.4.3 基于软交换的NGN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第4章 NGN网络应用的主要协议
4.1 H.323协议
4.1.1 H.323体系结构
4.1.2 H.323呼叫流程
4.1.3 H.323实体
4.1.4 H.323协议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4.2 SIP协议
4.2.1 SIP的功能和特点
4.2.2 SIP协议消息
4.2.3 SIP体系结构和呼叫流程
4.2.4 SIP与IMS网络
4.3 MGCP协议
4.3.1 MGCP呼叫模型
4.3.2 MGCP系统结构和呼叫流程
4.4 Sigtran协议
4.4.1 协议栈模型
4.4.2 Sigtran协议功能
4.5 BICC协议
4.5.1 BICC协议概述
4.5.2 BICC协议功能和特点
4.5.3 BICC协议网络结构
第5章 NGN网络网关技术
5.1 网关技术概述
5.2 媒体网关
5.2.1 媒体网关的定义
5.2.2 媒体网关的功能要求
5.2.3 媒体网关的非功能性要求
5.2.4 媒体网关实现技术
5.3 媒体网关控制器
5.3.1 媒体网关控制器的主要功能
5.3.2 媒体网关控制器的接口协议
5.4 信令网关
5.4.1 No.7信令网与IP网的互通方式
5.4.2 信令网关设备的组网方式
5.4.3 信令网关支持的协议
5.5 驻地媒体网关
5.5.1 驻地媒体网关的一般性要求
5.5.2 话音处理功能要求
5.5.3 呼叫处理与控制功能要求
5.5.4 资源控制要求
5.5.5 维护的管理要求
5.5.6 IP话音的QoS管理要求
5.5.7 IP传真功能
5.5.8 网络管理功能
第6章 NGN网络的业务提供技术
6.1 概述
6.1.1 NGN的业务提供方式
6.1.2 NGN的业务层体系结构
6.2 Parlay应用程序接口
6.2.1 Parlay的体系结构
6.2.2 Parlay的接口
6.3 JAIN应用程序接口
6.3.1 JAIN的设计思想
6.3.2 JAIN的体系结构
6.3.3 JAIN主要组件
第7章 设备商NGN解决方案
7.1 中兴NGN解决方案ZTE Softswitch
7.1.1 ZTE Softswitch概述
7.1.2 中兴NGN特色解决方案
7.1.3 中兴NGN方案商用案例
7.2 华为NGN解决方案U-SYS
7.2.1 U-SYS概述
7.2.2 U-SYS核心设备介绍
7.2.3 U-SYS成功案例
7.3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NGN解决方案
7.3.1 方案概述
7.3.2 组网方案
7.3.3 商用案例
7.4 北电网络基于IMS的NGN解决方案Succession
7.4.1 方案概述
7.4.2 Succession核心设备
7.4.3 组网与应用
第8章 运营商NGN组网方案
8.1 固网组网方案
8.2 移动网组网方案
8.3 NGN互通框架模型
第9章 NGN业务实例
9.1 集团客户应用
9.1.1 IP PBX
9.1.2 开源交换机Asterisk
9.1.3 IP Centrex业务
9.1.4 Web800业务
9.1.5 呼叫中心
9.2 个人应用
9.2.1 一号通业务
9.2.2 统一消息业务
9.2.3 多媒体彩铃
第10章 软交换核心控制软件设计
10.1 软交换核心控制软件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0.1.1 软交换核心控制软件的设计原则
10.1.2 软交换核心控制软件的实现机制
10.1.3 文档需求
10.2 软交换核心控制软件需求分析
10.2.1 软交换总体网络架构
10.2.2 功能需要
10.2.3 非功能需要
10.3 软交换核心控制软件总体设计
10.3.1 软交换核心控制软件功能模块结构
10.3.2 软交换核心控制软件的分层结构
10.3.3 功能层的定义
10.3.4 接口的定义
10.3.5 核心控制层
10.3.6 协议处理层模块的划分
10.3.7 业务控制层
10.4 软交换核心控制软件详细设计
10.4.1 并发和分布式处理方式
10.4.2 控制相关部分软件体系结构
10.4.3 各个处理层内部的模块划分
10.4.4 模块采用的负载均衡机制
10.4.5 系统容错和备份
10.5 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10.5.1 消息处理
10.5.2 消息输出
10.5.3 进程
10.5.4 呼叫监控
10.5.5 模拟程序
10.5.6 版本显示的设计
10.5.7 定义通用消息的原因
10.5.8 中间协议消息综述
10.5.9 内部消息命名规则
10.5.10 内存分配
10.5.11 不同协议呼叫处理的标准化
10.5.12 接口的定义形式
10.6 测试策略
10.6.1 最大呼叫次数
10.6.2 采样粒度
第11章 基于SIP的实例与应用
11.1 SIP电话终端
11.1.1 SIP电话终端分类
11.1.2 常用的SIP电话软终端
11.1.3 常用的SIP电话硬终端
11.2 一个实用的呼叫配置
11.2.1 常用的SIP代理服务器
11.2.2 软终端配置
11.2.3 SIP代理服务器配置
11.2.4 呼叫流程
11.3 协议栈的应用
11.3.1 协议栈的概念
11.3.2 常用的SIP协议栈
11.3.3 SIP协议栈的应用
11.4 SIP测试工具SIPp
11.4.1 SIPp简介
11.4.2 SIPp的使用
缩略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