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的适应与选择:外宣翻译过程研究
作者:刘雅峰 著
出版:人民出版社 2010.11
页数:189
定价:38.00 元
ISBN-13:9787010091471
ISBN-10:7010091471
去豆瓣看看 序一
序二
绪论
第一节 理论框架及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创新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及构成
第四节 研究外宣翻译过程的意义
第一章 外宣及外宣翻译
第一节 外宣相关术语概述及厘定
第二节 外宣翻译的异质特征
第三节 外宣翻译的目的与效果的实现与评估
第四节 外宣翻译的传播途径
第五节 外宣翻译研究的相对滞后
第六节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外宣翻译
第七节 外宣翻译的特点
第八节 小结
第二章 外宣翻译的过程:译者适应与选择
第一节 外宣翻译与翻译适应选择论
第二节 译者的适应过程
第三节 译者的选择过程
第四节 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的相互作用
第五节 译者的适应、选择与意识程度的关系
第六节 小结
第三章 译者适应与选择之偏差——外宣翻译误译研究
第一节 何为误译?
第二节 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的语用外宣翻译失误
第三节 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的文化外宣翻译失误
第四节 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的语言外宣翻译失误
第五节 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的语篇类型外宣翻译失误
第六节 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外宣翻译失误的原因
第七节 小结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刘雅峰,1966年7月出生,辽宁喀左人。湖州师范学院副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毕业,师从张健教授。北京大学访问学者,师从胡壮麟教授。潜心翻译学(外宣翻译)、生态翻译学、英语教学的研究。迄今,已经在国内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词典1部,参编教材和著作5部,主持上海外国语大学第二届研究生科研基金课题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
外宣翻译的过程是以译者为中心适应外宣翻译生态环境并作出合理恰当选择的过程。译者不仅需要适应语言因素(文本的形式意义、言外意义、文化社会意义、联想意义等),还需要适应非语言因素(目标语读者、认知语境、目标语文化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外宣翻译目的等)。适应了外宣翻译生态环境的译者,需要在外宣翻译方法、外宣翻译策略、外宣翻译文体等方面作出合理的选择。译者的适应与选择与译者的意识观密切相关,译者的意识程度越高,译者的适应和选择就越合理恰当。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