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纷解决原理与实务系列教材·调解制度与调解人行为规范:比较与借鉴
作者:范愉,史长青,邱星美 著
出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6
页数:247
定价:26.00 元
ISBN-13:9787302226963
ISBN-10:7302226962
去豆瓣看看 绪论
第一章 调解制度概述
第一节 调解的概念
第二节 调解的功能、特点与价值
第三节 调解的历史与发展
第二章 调解的基本类型和形式
第一节 调解的分类
第二节 调解与诉讼的关联
第三节 调解的其他分类
第三章 调解立法与调解人行为规范
第一节 调解的法制化与规范化
第二节 调解立法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调解组织法与调解人行为规范
第四节 各国调解人行为规范比较
第四章 调解人资格准入与培训制度
第一节 调解人范围及职业背景
第二节 调解人资格及资格准人
第三节 调解教育培训
第四节 调解人资格维护
第五章 调解人基本行为规范
第一节 调解人中立与公正
第二节 利益冲突规则
第三节 保密原则与信息保密规则
参考文献
附录:相关法律、法规
“乡镇市调解条例”(台湾地区)
《日本民事调停法》
《日本诉讼外纠纷解决程序促进法》
《韩国民事调解法》
《新加坡调解中心调解行为法典》
《美国统一调解法》
《模范调解人行为法典》(加拿大ADR调解协会)
《欧洲调解人行为法典》
范愉,女,日本名古屋大学法学博士,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高级访问学者,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法学会比较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研究会理事。著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集团诉讼问题研究》、《纠纷解决的理论与实践》等多部专著教材,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近百篇。曾获得钱端升法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当代法学名家等多种学术奖项。
史长青,女,烟台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主要是民事诉讼法学和调解制度。先后在《法学评论》、《法学论坛》、《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部分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主编、参编及合著教材和著作六部。主持有关调解的课题两项:教育部课题“台湾乡镇市调解制度研究”(08Jc820039)和山东省教育厅课题“调解人行为规范研究”(J08WD06)。
邱星美,女,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诉讼法学在读博士生。在《法学研究》、《法律适用》、《法律科学》、《比较法研究》、《政法论坛》等法学期刊上发表《民事上诉审程序中的利益变动》、《民事诉讼鉴定证据质疑》、《建立我国民事诉讼附带上诉制度刍议》、《民事再审案件审理范围问题思考》、《论诈害案外人恶意诉讼之程序法规制》、《当代调解比较研究》等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参加撰写《调解立法研究》、《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新释解》、《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研究》、《民事诉讼理念与机制》等专著五部,主编及参加编写《调解法学》、《民事诉讼法》、《公证与律师制度》等教材14部,参加及完成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五项。
《调解制度与调解人行为规范——比较与借鉴》由五章组成,第一章,调解制度概述,简要介绍了调解的概念、功能、特点与价值以及调解的历史发展;第二章,调解的基本类型和形式,介绍了调解的多种类型和模式,展现调解的多元化特点;第三章,调解立法与调解人行为规范,分析了当代社会通过立法与调解人行为规范推进调解法制化的努力和进展;第四章,调解人资格准人与培训制度,介绍了当代调解职业化背景下的资格准人制度及教育培训制度;第五章,调解人基本行为规范,从调解人中立与公正、利益冲突规则和信息保密规则三个方面探讨了当代调解人基本行为规范的几个最重要的问题。在附录中收录了几部代表性的调解法律、法规。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