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绪论
第一章 远古、夏、商时期
第一节 关于音乐的起源
一、国外的相关学说
二、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相关记载
第二节 古歌与古乐舞
一、古歌
二、古乐舞
第三节 古乐器
一、打击乐器
二、吹奏乐器
三、弦乐器
第二章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
第一节 西周的礼乐制度与宫廷雅乐
一、礼乐制度
二、宫廷雅乐
第二节 乐官制度与音乐教育
一、乐官制度
二、音乐教育
第三节 乐舞与歌喝艺术
一、周代的乐舞
二、周代的歌唱艺术
三、说唱音乐的远祖——《苟子·成相篇》
第四节 乐器与器乐的发展
一、八音
二、编钟艺术
三、古琴艺术
第五节 乐律学
一、三种音阶
二、十二律
三、三分损益法
第六节 儡、道、墨、法家的音乐思想
一、儒家的音乐思想
二、道家的音乐思想
三、墨家的音乐思想
四、法家的音乐思想
第三章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第一节 音乐机构——“乐府
一、乐府的发展过程
二、乐府的引申义
三、李延年
第二节 鼓吹乐、相和歌与清商乐
一、鼓吹乐
二、相和歌
三、清商乐
第三节 民问歌舞、百戏与歌舞戏
一、民间歌舞
二、百戏
三、歌舞戏
第四节 董仲舒、阮籍、嵇康的音乐思想
一、西汉时期董仲舒的音乐思想
二、三国时期阮籍、嵇康的音乐思想
第五节 乐器
一、吹管乐器
二、打击乐器
三、弹拨乐器
四、古琴
第六节 音乐文化交流
一、汉代的音乐文化交流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文化交流
第七节 乐律学的发展、
一、探求新律时期的开始
二、西汉京房六十律
三、西晋荀勖笛律
四、南朝宋钱乐之、南朝梁沈重三百六十律
五、南朝宋何承天新律
第四章 隋、唐、五代时期
第一节 宫廷燕乐
一、隋唐时期的多部乐
二、歌舞大曲
三、法曲
四、健舞与软舞
第二节 民闻俗乐
一、曲子
二、变文
三、散乐
第三节 音乐理论
一、音乐专著
二、乐律宫调理论
三、音乐思想
第四节 记谱法
一、古琴字谱
二、燕乐半字谱
三、舞谱
第五节 音乐机构
一、太常寺
二、教坊
三、梨园
第六节 着名音乐家
一、隋代的著名音乐家
二、唐代的著名音乐家
第七节 中外音乐文化交流
一、中国与日本的音乐文化交流
二、中国与朝鲜的音乐文化交流
第五章 宋元时期
第一节 市民音乐
一、市民音乐的主要内容
二、市民音乐的主要特点
三、瓦子、勾栏
四、书会、社会
第二节 宋代曲子与元代散曲
一、宋代曲子
二、元代散曲
第三节 说唱音乐
一、鼓子词
二、诸宫调
三、货郎儿
四、陶真
五、涯词
六、金代的《连厢词》
七、“小说”和“话本
第四节 戏曲音乐
一、杂剧
……
第六章 明清时期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部分
第一章 中国传统音乐的新发展
第二章 西洋音乐文化的传入与学堂乐歌的发展
第三章 中国近代新音乐文化的发展(上)
第四章 中国近代新音乐文化的发展(下)
第五章 工农革命歌曲和根据地的音乐
第六章 20世纪30年代的音乐理论石室民音乐创作
第七章 “左翼”音乐运动及聂耳等人的音乐创作
第八章 抗日战争初期的音乐创作
第九章 沦陷区的音乐生活及江文也的音乐创作
第十章 国统区的音乐生活、音乐创作
第十一章 根据地与解放区的音乐生活与音乐创作
中国当代音乐史部分
第一章 声乐创作
第二章 通俗音乐
第三章 合唱创作
第四章 民族器乐创作
第五章 西洋器乐创作
第六章 歌剧、舞剧创作
第七章 戏曲、曲艺音乐创作
第七章 戏曲、曲艺音乐创作
第八章 专业音乐教育及音乐理论研究
附录一:中国音乐史考研复习及答题方式简析
附录二:中国音乐史自测题及答案
附录三:中国音乐史考研试题选登
附录四: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