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可诉性研究
作者:柳华文 主编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12
页数:312
定价:32.00 元
ISBN-13:9787500474685
ISBN-10:7500474687
去豆瓣看看 序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可诉性与有效救济权利:历史性的挑战与新机遇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及其实施:国际标准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下的国家义务:国际标准与国内实施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保护的国际新趋势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与国际人权申诉制度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可诉性:欧洲区域组织的标准与经验
实现经济和社会权利可诉性:一种中国的视角
法院在保护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方面的作用
国际人权可诉性理论之缺失:中国人权司法保护之路
经济和社会权利的可裁决性:从健康权展开
论福利权的司法救济
民生问题的宪法权利之维
试论宪法劳动权的双重性格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美国判例法的新近发展及其经验借鉴
服务行政侵权的司法救济机制研究
工作权及其司法救济制度研究
关于经社文权利的可诉性问题
附录一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附录二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任择议定书(英文版)
柳华文,山东省栖霞市人。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科研外事处处长。1995年获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学位,1998年获北京大学国际法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获北京大学国际法专业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国际人权法(特别是儿童权利和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和国际争端的解决。曾任《北大国际法与比较法评论》主编,《国际法论丛》(北京)第二卷编委,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中心《国际法研究》编辑部主任。先后在挪威奥斯陆大学、瑞典隆德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访学。在国内外发表论文多篇,其中包括英文论文《国家在〈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下的义务》、《论儿童的出生登记权》等;出版专著《论〈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下义务的不对称性》、《〈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及其实施机制》(与朱晓青研究员合著)、《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可诉性研究》(主编),译著《民权公约评注》(上、下卷,合译)等。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可诉性研究》通过国际上著名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倡导者布鲁斯·波特先生和直接目睹和参与《议定书》起草工作的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秘书李万熙博士以及国内各位学者和专家的研究论文,揭示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可诉性问题的国际新发展、新趋势以及对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思考和探讨。这里是国际和国内专家的对话,同时集中了老中青学者从国际法学、法理学、宪法学、行政法学、劳动法学、环境法学等不同角度的研究成果。大家对促进《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在国内的实施,包括加强司法和申诉机制和措施的作用,具有广泛而深入的共识,同时对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可诉性的认识和理解也存在差异和不同。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