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经济分析新视角
作者:胡晓鹏 著
出版:人民出版社 2009.2
页数:379
定价:22.00 元
ISBN-13:9787010075662
ISBN-10:7010075662
去豆瓣看看 前言
第一章 模块化理论研究综述
一提出问题
二国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三国内研究现状与述评
四模块化理论的研究意义
五模块化理论的局限
第二章 模块与模块化
一模块理论的起源
二模块理论的形成动因
三模块与模块化系统
四模块化的分解与集中
第三章 模块化操作符
一基本内容
二分割
三替代
四排除
五扩展
六归纳
七移植
第四章 模块化与经济发展
一模块化与产业结构变革
二模块化与持续创新
三模块化与产业组织演化
四模块化战略设计
附录模块化与IBM360系统的诞生
第五章 模块化操作与模块时代的经济学架构
一提出问题
二模块化操作与模块时代
三模块时代的经济特征
四模块时代的发展观
五模块时代的经济学架构
第六章 模块化视角下的买方价值重构
一提出问题
二买方价值的测试及其结构
三买方价值的模块化分割
四买方价值系统的价值模块转移
五小结
第七章 模块化视角下的生产设计机理
一提出问题
二产品模块化生产的动因
三产品模块化设计的机理
四模块化生产设计的系统创新
五小结
第八章 模块化视角下的企业形态与运作绩效
一提出问题
二企业模块化形成的动因与机理
三企业模块化的边界
四企业模块化的经济绩效
五小结
第九章 模块化视角下的组织创新与柔性
一提出问题
二组织结构的划分及其演进
三组织结构演进中的创新机制
四模块化与网络型组织的创新
五模块化与组织柔性
六小结
第十章 模块化视角下的产业组织及其范式22
一提出问题
二传统产业组织的困惑
三基于价值链与模块化理论的拓展
四产业组织范式修正与补充
五小结
第十一章 模块化视角下的产业标准整合
一提出问题
二产业标准化的内涵及其作用
三模块化与产业标准化
四功能标准与技术标准的比较
五小结
第十二章 模块化视角下的产业集群进化与特征
一提出问题
二模块化产业集群的形成及其特征
三模块化产业集群的抗风险性
四模块化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五小结
第十三章 模块化视角下的产业集群网络化
一提出问题
二模块化产业集群网络的形成及其架构
三模块化集群网络的运作机制
四模块化集群网络的价值演化路径
五模块化集群网络的价值整合
六小结
第十四章 模块化视角下的经济系统演进
一提出问题
二分工与模块化的关系
三分工结构与模块化结构
四模块化结构与经济系统演进
五小结
第十五章 案例分析:汽车产业模块化
一提出问题
二开发设计的模块化
三生产组装的模块化
四组织结构的模块化
五小结
第十六章 案例分析:计算机产业模块化
一提出问题
二计算机模块化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
三计算机构成的模块化
四组织结构的模块化
五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胡晓鹏,男,1975年2月生,河南开封人。2003年毕业于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先后供职予上海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部门经济研究所产业发展研究中心。2004年底晋升副研究员,为产业经济学和国民经济学专业硕上生导师,并担任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年学术文流中心秘书长。2005年荣获上海社会科学院首届“张仲礼学术奖”。2007年获得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近年来,致力于模块化理论的经济学研究,已出版专著2部,合著3部;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经济学动态》、《中国工业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农业经济问题》、《科学学研究》等重要报纸、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20多篇;论文先后破《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有多篇论文曾荣获省部级奖项,一些观点得到同行专家关注,尤其是对模块化理论在经济学中的拓展与应用研究更是跻身前沿阵地。
无论如何,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在没有对既定理论有着全面和准确理解的时候,就急于用其来指导现实运行,将是盲目和草率的。也正是因此,《模块化:经济分析新视角》将模块化看做一个经济分析的视角,研究的重点立足在理论层面上,而对于模块化原理在经济发展实践中具体的应用性问题,将在其后的研究中再专门论述。在《模块化:经济分析新视角》中,笔者试图沿着“买方价值重构——生产设计机理——组织结构演化——产业标准转换——集群模块化——经济系统演进”六个逻辑层次,将模块化理论贯穿其间,使这些看似散乱的问题连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与此同时,也尝试运用模块化的基本原理对计算机产业、汽车产业等产业展开案例研究。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