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前言
第1章 网络技术基础
本章学习目标
1.1 OSI参考模型
1.1.1 OSI参考模型的分层结构
1.1.2 OSI参考模型中各层的作用
1.1.3 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封装过程
1.2 TCP/IP协议栈模型
1.2.1 TCP/IP协议栈模型的层次结构
I.2.2 TCP/IP报文格式
1.2.3 套接字
1.2.4 TCP连接建立、释放时的握手过程
1.2.5 滑动窗口
1.3 局域网技术
1.3.1 以太网概述
1.3.2 以太网技术概述
1.3.3 以太网帧格式
1.3.4 IEEE802标准系列
1.4 ARP协议和1CMP协议
1.4.1 ARP协议
1.4.2 1CMP协议
1.5 路由.交换与远程访问技术
1.5.1 路由技术
1.5.2 交换技术
1.5.3 远程访问技术
1.5.4 完整的园区网实现
习题一
第2章 IP编址
本章学习目标
2.1 IP地址与子网掩码
2.1.1 IP地址的格式
2.1.2 IP地址的种类
2.1.3 子网掩码
2.2 VLSM
2.2.1 非标准子网划分
2.2.2 全0和全1网段
2.2.3 专用地址空间
2.2.4 VLSM和CIDR
2.3 IPv6
2.3.1 IPv6的优势
2.3.2 IPv6的编址
2.3.3 IPv6地址类型
2.3.4 IPv6的头部格式
2.3.5 IPv4-IPv6的过渡
2.3.6 IPv6路由选择协议
习题二
第3章 路由器基本配置
本章学习目标
3.1 路由器软件和硬件概述
3.1.1 路由器产品概述
3.1.2 路由器硬件概述
3.1.3 路由器软件概述
3.1.4 路由器启动过程概述
3.2 路由器基本配置
3.2.1 路由器配置方式
3.2.2 路由器配置向导
3.3 IOS配置基础
3.3.1 路由器命令解释器及路由器配置模式
3.3.2 路由器的上下文帮助
3.3.3 历史命令和命令编辑快捷键
3.3.4 搜索.过滤show命令的输出结果
3.3.5 常用路由器基本配置命令
3.4 配置文件与IOS文件管理
3.4.1 配置文件管理
3.4.2 IOS文件管理
习题三
第4章 路由器安全管理
本章学习目标
4.1 Telnet会话管理
4.1.1 呼出Telnet会话管理
4.1.2 呼入Telnet会话管理
4.2 访问控制列表——ACL
4.2.1 访问控制列表概述
4.2.2 标准ACL配置方法
4.2.3 扩展ACL配置方法
4.2.4 命名访问控制列表
4.2.5 ACL日志
4.3 路由器的安全管理
4.3.1 本地登录认证
4.3.2 访问类语句
4.3.3 HTTP/HTTPS
4.3.4 SSH
习题四
第5章 IP路由基础
本章学习目标
5.1 路由协议概述
5.1.1 路由基本原理
5.1.2 路由协议的分类
5.2 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配置
5.2.1 静态路由配置
5.2.2 默认路由配置
习题五
第6章 RIP动态路由协议原理与配置
本章学习目标
6.1 RIP动态路由协议原理
6.1.1 RIP概述
6.1.2 RIP原理
6.2 RIPvl动态路由协议配置
6.2.1 RIP基本配置
6.2.2 RIP基本诊断命令
6.2.3 被动接口配置
6.2.4 负载分担配置
6.2.5 默认路由配置
6.3 RIPv2动态路由协议配置
6.3.1 RIPv2概述
6.3.2 RIPv2的基本配置与版本控制
6.3.3 RIPv2自动汇总与手工汇总
6.3.4 RIPv2认证
习题六
第7章 OSPF动态路由协议原理与配置
本章学习目标
7.1 OSPF动态路由协议原理
7.1.1 OSPF特点
7.1.2 OSPF协议的基本术语
7.1.3 OSPF数据包类型及OSPF数据包头部结构
7.1.4 5种类型的OSPF数据包
7.1.5 LSA数据包
7.1.6 OSPF网络介质分类
7.1.7 SPF过程
7.1.8 OSPF区域
7.2 OSPF动态路由协议配置
7.2.1 单区域OSPF配置
7.2.2 点到点链路OSPF配置
7.2.3 点到点链路OSPF诊断
7.2.4 广播网络OSPF配置
7.2.5 广播介质网络OSPF诊断
7.2.6 OSPF认证配置
7.2.7 DR/BDR/DROther角色调整
7.2.8 影响OSPF选路
习题七
第8章 交换机原理与基本配置
本章学习目标
8.1 交换技术概述
8.1.1 网络互连设备
8.1.2 第2层交换
8.1.3 第3层交换
8.1.4 多层交换
8.1.5 园区网分层设计模型
8.2 交换机基本配置
8.2.1 交换机概述
8.2.2 交换机配置向导
8.2.3 交换机的手工配置
8.2.4 交换机配置检查
8.2.5 交换机配置文件及IOS文件管理
8.3 VLAN原理及配置
8.3.1 VLAN原理
8.3.2 VLAN基本配置
8.3.3 VLAN中继配置
8.3.4 VLAN间路由选择
习题八
第9章 生成树协议原理与配置
本章学习目标
9.1 冗余拓扑结构
9.1.1 广播风暴
9.1.2 单帧的多次递交
9.1.3 桥接表的不稳定
9.2 生成树协议概述
9.2.1 生成树协议概述
9.2.2 生成树协议术语
9.2.3 根网桥选举
9.2.4 生成树代价
9.2.5 生成树协议操作
9.2.6 生成树的重新计算
9.3 生成树协议诊断
9.4 生成树协议调整
9.4.1 加速生成树收敛时间
9.4.2 每VLAN生成树
9.4.3 根网桥调整
9.4.4 多VLAN生成树
习题九
第10章 远程访问技术基础
本章学习目标
10.1 广域网连接类型
10.1.1 专线连接
10.1.2 电路交换
10.1.3 包交换
10.2 广域网连接技术
10.2.1 X.2 5与帧中继
10.2.2 1SDN
10.2.3 DSL
10.3 路由器常用(非以太网)接口
10.3.1 控制台端口
10.3.2 辅助端口
10.3.3 异步及同步串行接口
10.3.4 线路编号
10.4 NAT配置
10.4.1 NAT原理
10.4.2 NAT术语
10.4.3 静态NAT的配置与诊断
10.4.4 动态NAT配置.诊断
10.4.5 接口复用NAT配置.诊断
10.4.6 调整NAT条目超时时间
习题十
第11章 HDLC及PPP原理与配置
本章学习目标
11.1 HDLC概述
11.1.1 HDLC帧格式
11.1.2 HDLC的“数据透明”实现
11.1.3 HDLC的控制字段
11.1.4 Cisco的HDLC实现
11.2 HDLC配置
11.3 PPP概述
11.3.1 PPP概述
11.3.2 PPP过程
11.3.3 PPP帧格式
11.3.4 LCP协商选项
11.3.5 PAP和CHAP
11.3.6 LCP协商的其他选项
11.4 PPP配置
11.4.1 PPP基本配置
11.4.2 PAP配置
11.4.3 CHAP配置
习题十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