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青少年网络被害的教育对策研究:以实证分析为基础
作者:赵国玲 主编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6
丛书:刑事法律论丛
页数:282
定价:40.00 元
ISBN-13:9787301173114
ISBN-10:7301173113
去豆瓣看看 序言
第一章 青少年网络被害基本含义界定
第一节 青少年网络被害的定义及特征
第二节 青少年网络被害形式
第三节 青少年网络被害与教育的关系
第二章 青少年网络被害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 青少年网络物质性被害状况
第二节 青少年网络精神性被害分析
第三节 其他被害分析
第三章 青少年网络被害的教育原因分析
第一节 学校教育原因分析
第二节 家庭教育原因分析
第三节 社会教育原因分析
第四章 青少年网络被害教育对策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青少年网络被害教育对策的特殊性
第二节 强化青少年网络被害教育对策的必要性
第三节 强化青少年网络被害教育对策的可能性
第四节 青少年网络被害教育对策关系
第五章 青少年网络被害的学校教育对策
第一节 网络对学校教育的挑战
第二节 国外的实践经验
第三节 青少年网络被害学校教育对策的优化和完善
第六章 青少年网络被害的家庭教育对策
第一节 家庭教育与青少年网络被害
第二节 完善家庭教育的主要手段和方法
第七章 青少年网络被害的社会教育对策
第一节 青少年网络被害社会教育对策概述
第二节 青少年网络被害社会教育对策中外考察
第三节 青少年网络被害教育中的国家对策
第四节 青少年网络被害教育中的社区努力
第八章 青少年网络被害的心理矫治
第一节 青少年网络被害的心理矫治概述
第二节 青少年网瘾心理矫治的原理与方法
第三节 家庭和学校在青少年网瘾心理矫治中的作用
第九章 青少年网络被害危机教育
第一节 危机的含义、发展阶段及基本特征
第二节 危机对于网络青少年的具体危害
第三节 危机教育的模式和基本方法
第十章 国外相关实务研究借鉴
第一节 青少年网络被害现象研究
第二节 青少年网络被害危害及原因研究
第三节 青少年网络被害对策研究
第十一章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借鉴
第一节 青少年沉溺网络的决定性原网
第二节 网络亚文化的消极作用
第三节 通过致害性实现的最终被害
附录I 调查问卷
附录Ⅱ 主要参引书目
后记
赵国玲 女,河北省石家庄市人。1982年北京大学法律系本科毕业,1984年北京大学法律系研究生毕业,同年留校任教。现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犯罪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监狱学会常务理事。
针对目前国内青少年网络被害日益凸显的现状,《预防青少年网络被害的教育对策研究:以实证分析为基础》从实证的角度出发,使用多阶抽样方法,对收集的2400余个相关调查对象的数据进行分析,在界定青少年网络被害基本含义的基础上,首先对青少年网络的物质性被害、精神性被害和其他方式被害的现状作了调查,然后透过青少年网络被害状况分析了现行教育制度中的缺陷对青少年网络被害的实际影响,进而提出了青少年教育理论,特别是对德育理论和危机干预理论创新和发展的建议,并结合国外该领域先进经验,对现行的青少年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针对性改革进行了探讨。《预防青少年网络被害的教育对策研究:以实证分析为基础》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适合关注青少年网络被害问题的读者阅读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