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导言:本书使用方法
第一章 关于理论的思考
理论何以成为“理论”?
理论是否纯粹?是否放之四海而皆准?是否公正?
实证主义,或者反理论姿态的理论
用理论来思考
结论
入门读物
第二章 形式分析,象征与符号
艺术史中的形式主义
图像志与图像学
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志与图像学
潘诺夫斯基以来的图像志与图像学
实践图像志与图像学
符号学
奠基性的符号学家:索绪尔与皮尔斯
体系与符码
阐释符码与符号
符号学与艺术史
实践符号学的艺术史
语词与图像
结论
入门读物
第三章 艺术的诸语境
观念史
艺术中马克思主义与唯物主义的视域
对资本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
意识形态与文化霸权
马克思主义与艺术
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艺术史
实践马克思主义的艺术史
女性主义
妇女运动简史
女性主义艺术史的各种开端
女性主义艺术史当前的问题
本质主义与女性主义艺术史
实践女性主义的艺术史
性、LGBTI研究与酷儿理论
LGBTI研究
酷儿理论
性别的执行行为式,酷儿理论的一个关键理念
LGBTI/酷儿艺术史
实践酷儿/LGBTl的艺术史
文化研究与后殖民理论
种族与后殖民理论
弱势阶层研究
艺术史、文化研究与视觉文化
以文化研究与后殖民主义为主旨的艺术史实践
结语
入门读物
第四章 艺术中的心理学与知觉
艺术史与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入门
弗洛伊德论艺术
弗洛伊德的批评者
拉康入门
拉康论艺术
拉康的批评者
精神分析学与当代艺术史
接受理论Ⅰ:艺术心理学
接受理论Ⅱ:读者反应理论与接受美学
实践接受理论/精神分析的艺术史
结论
入门读物
第五章 对待知识的一种态度
阐释学
阐释学三大家
阐释学的循环
阐释学与艺术史
实践阐释学的艺术史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作为结构的文化
二元对立
互文性与作者的死亡
后结构主义
福柯的历史:知识就是权力
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与艺术史
实践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的艺术史解构
艺术史与解构
实践解构的艺术史
作为现状与现实的后现代主义
界定(诸)现代主义
将“后”加于现代主义
质疑宏大叙事
碎片化、拼凑与拟像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与艺术史
实践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史
结论
入门读物
第六章 用理论写作
你现在可能要写的一种论文
学习如何用理论进行写作
理论在研究中的地位
哪一个居先?
你怎么知道要用到哪一种理论(或者哪一些理论)?
写论文
精心准备一个有理论支持的论点
与理论相结合
支撑你的论点/提出证据
创造性、想象力与真理
注释
鸣谢
图片说明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