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理论篇
第一章 绪论
一、帮教安置及相关概念
(一)帮教安置的概念
1.帮教安置的含义是什么?
2.帮教安置的主体是指哪些机构?
3.我国现阶段帮教安置的对象是哪些人?
4.怎样理解“刑释解教人员”这一概念?
5.为什么说刑释解教人员是社会弱势群体?
6.刑满释放人员是指执行完哪些刑罚内容的人员?
7.什么是拘役?
8.什么是有期徒刑?
9.什么是无期徒刑?
10.什么是死刑?
11.什么是缓刑制度?成功的缓刑算刑满释放吗?
12.什么是假释?成功的假释算刑满释放吗?
1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定刑满释放日期有何规定?
14.什么是劳动教养制度?
15.我国有哪些劳动教养机关?
16.劳动教养的对象是哪些人?
17.劳动教养的收容期限是多长?
18.我国劳动教养人员享有哪些合法权益?
19.什么是劳动改造?我国劳动改造制度与劳动教养制度有哪些区别?
(二)帮教安置工作的重点对象
1.哪些人是帮教安置工作的重点对象?
2.一般将刑释解教人员分哪三类?
3.没有生活出路的人员通常指哪些人?为什么将其作为帮教安置工作的重心?
4.有重新犯罪倾向的人员通常指哪些人?为什么将其作为帮教安置工作的重心?
5.什么是重新犯罪?
6.导致重新犯罪的原因有哪些?
7.怎样理解“归正人员”的称谓?
8.用“归正人员”取代“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动人员”等称谓有何意义?
(三)帮教安置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1.什么是社区矫正?
2.帮教安置与社区矫正有哪些相同点?
3.帮教安置与社区矫正有什么主要联系?
4.帮教安置与社区矫正有哪些不同点?
5.什么是监禁矫正?
6.帮教安置与监禁矫正有哪些区别?
7.什么是社会帮教?
8.社会帮教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9.社会帮教的内容有哪些?
10.什么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1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1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范围是什么?
13.为什么说帮教安置工作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帮教安置的内容及意义
1.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安置工作中,“帮教”和“安置”两方面含义是什么?
2.帮教安置的性质是什么?
3.帮教安置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4.帮教安置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5.为什么说帮教安置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
6.开展帮教安置工作有哪些重要意义?
二、国内外帮教安置制度的历史演进
(一)国外帮教安置制度的演进
1.国外刑释人员帮教安置工作制度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2.西方国家帮教安置制度有哪些特点?
(二)我国帮教安置制度的演进
1.我国近代最早是何时对刑释人员的帮教安置工作作出了规定?
2.我国建国初期帮教安置工作的政策是怎样的?
3.60年代,我国奉行的“四留四不留”的帮教安置政策指的是什么?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帮教安置工作大概归纳为哪三个阶段?
5.我国帮教安置工作现状是怎样的?
(三)当前帮教安置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1.当前我国帮教安置的发展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2.如何提高立法层次,完善立法?
3.如何制订法律明确帮教安置工作的工作机构职责、法律地位?
4.如何整合资源,实现信息化管理,有效地解决失管、脱管、漏管问题?
5.如何打造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工作队伍?
6.如何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帮教安置工作体系及评估监督机制?
7.如何丰富和充实帮教安置工作的内容?
第二章 帮教安置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帮教安置的理论基础
(一)帮教安置的法理基础
1.为什么说马克思关于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论是帮教安置产生的理论基础?
2.人权理念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3.人权理念的基本特性是什么?
4.为什么说人权理念是保护刑释解教人员的法理基础?
5.依据人权理论,如何完善帮教安置制度,保护刑释解教人员的合法权利?
6.刑释解教人员获得社会保护,是刑释解教人员应有的权利还是政府的恩赐?
7.国家为什么要立法保护刑释解教人员?
8.帮教安置法律法规的属性,是属于刑事执行法还是归于社会保障法?
(二)帮教安置的社会学基础
1.什么是社会化与再社会化理论?
2.什么是犯罪原因社会化理论?
3.什么是“大社会”的观念和社会福利思想?
4.什么是社会学的标签理论?
5.什么是社会学的社会连带理论?
6.为什么说社会连带理论是帮教安置工作的理论基础?
二、我国帮教安置工作立法
(一)我国帮教安置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依据
1.我国帮教安置工作的宪法依据是什么?
2.《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对帮教安置工作有哪些规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帮教安置工作有
……
第三章 帮教安置工作的主体
中篇:实务篇
第四章 刑释解教人员的基本权利和社会保障
第五章 帮教安置工作程序
下篇:案例篇
第六章 案例分析
第七章 经验介绍
附:我国关于帮教安置的重点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