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绪论
第一篇 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第一章 黄酮的提取分离
1.1 引言
1.2 黄酮溶剂提取
1.3 黄酮微波助提
1.4 黄酮超声萃取
1.5 黄酮膜分离方法
1.6 黄酮大孔树脂吸附方法
1.7 黄酮硅藻土吸附
1.8 黄酮低压层析法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黄酮的纯化精制
2.1 黄酮的硅胶柱色谱纯化
2.2 黄酮的聚酰胺柱色谱
2.3 黄酮的氧化铝柱色谱
2.4 黄酮的葡聚糖凝胶柱色谱
2.5 黄酮的铅盐沉淀法
2.6 黄酮的溶剂萃取法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黄酮的分析
3.1 黄酮的平面色谱法分析
3.2 黄酮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3.3 黄酮的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
3.4 黄酮的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黄酮的结构解析
4.1 熔点测定
4.2 颜色鉴别反应
4.3 紫外光谱
4.4 红外光谱
4.5 核磁共振谱
4.6 圆二色谱(CD)和旋光谱(ORD)
4.7 质谱
4.8 元素分析
4.9 黄酮的结构鉴定一般步骤
4.1 0黄酮结构鉴定实例
参考文献
第二篇 黄酮类化合物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第五章 毒理学基础
5.1 毒理学基本概念
5.2 毒理学基本研究对象和方法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
6.1 主题内容与实用范围
6.2 术语和定义
6.3 受试物的要求
6.4 评价的四个阶段及内容
6.5 对不同受试物选择毒性试验的原则
6.6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试验方法
6.7 评价试验的目的和结果判定
6.8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第七章 黄酮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3 结果与分析
7.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篇 黄酮类化合物的功能作用研究
第八章 黄酮的抗氧化作用
8.1 引言
8.2 材料与方法
8.3 结果与分析
8.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九章 黄酮增强免疫调节作用
9.1 引言
9.2 材料与方法
9.3 结果与分析
9.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十章 黄酮抗衰老和抗疲劳作用
10.1 黄酮的抗衰老作用
10.2 黄酮的抗疲劳作用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黄酮降血脂作用
11.1 引言
11.2 材料与方法
11.3 结果与分析
11.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黄酮抗菌抑菌作用
12.1 引言
12.2 材料与方法
12.3 结果与分析
1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黄酮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
13.1 引言
13.2 材料与方法
13.3 结果与分析
1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篇 黄酮的产品开发
第十四章 黄酮软饮料
14.1 概论
14.2 竹叶黄酮饮料生产工艺
14.3 银杏黄酮饮料生产工艺
14.4 荷叶黄酮复合饮料的研究
14.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十五章 黄酮啤酒
15.1 概论
15.2 啤酒生产工艺
15.3 银杏黄酮啤酒生产工艺
15.4 竹叶黄酮酒
15.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十六章 黄酮保健胶囊
16.1 概论
16.2 竹叶黄酮胶囊制备工艺
16.3 银杏黄酮胶囊制备工艺
16.4 大豆异黄酮胶囊
16.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十七章 黄酮抗氧化剂
17.1 概论
17.2 竹叶黄酮抗氧化剂
17.3 苦荞麦黄酮抗氧化剂
17.4 大豆异黄酮抗氧化剂
17.5 黄酮抗氧化剂生产工艺
17.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十八章 黄酮美容护肤品
18.1 引言
18.2 竹叶黄酮美容护肤品
18.3 银杏黄酮美容护肤品
18.4 黄酮化妆品生产工艺
18.5 小结
附化妆品的法规、标准、规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