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章 语言学批评:从西方到中国
第一节 西方语言学批评概观
第二节 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在中国
第三节 英美新批评在中国
第四节 结构主义叙事学批评在中国
第二章 中国古代文论与语言学批评
第一节 文质关系的论争及“文”的地位
第二节 古代诗话词话与语言学批评
第三节 古代小说评点与语言学批评
第三章 中国现当代文论与语言学批评
第一节 20世纪80年代前:语言学批评的蒙昧与萌芽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后:语言学批评的确立、发展与深化
第四章 中国语言学批评的美学视角
第一节 审美性是文学语言的本质属性
第二节 文本微观层面的审美化观照
第三节 文本宏观层面的审美化观照
第五章 中国语言学批评的修辞学视角
第一节 语境是修辞的生命
第二节 文本修辞论阐释的理论构建
第三节 文本修辞论阐释的批评实践
第六章 中国语言学批评的心理学视角
第一节 文本是作家母腹孕育的产物
第二节 文本是作家个性心理的投射
第三节 文本是民族集体心理的凝结
第七章 中西语言学批评的差异解析
第一节 历史的错位及文化研究的影响
第二节 中西文化精神及思维方式的差异
第三节 中西文字及语言的差异
余论 中国语言学批评的未来之路
附录一 文学文体研究
形同而质异:“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
文体形式与意义阐释——赵宪章的“形式美学”批评
附录二 文学修辞研究
仿拟/戏拟探源及两者之间的纠葛
文学终结论:修辞制造的幻象
修辞幻象:虚构的真实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