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欢章学术文选
作者:吴欢章 著
出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4
页数:7001
定价:49.00 元
ISBN-13:9787309064582
ISBN-10:7309064585
去豆瓣看看 序
第一辑 诗论
当前中国诗歌发展的几个问题
应该正确对待我国当代诗歌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
关于诗的沉思
新诗变革的出路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就诗创作和诗评论若干问题答客问
新诗不景气症结何在——兼谈诗人如何形成独特而深邃的艺术个性
诗歌与读者——当前中国诗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是谁——当下诗歌的思考
诗要关注时代和群众
论诗人的创作个性
美:探索和发现
沸腾的工业战线在呼唤着诗歌
努力开掘工人生活的诗歌矿藏
总结复旦诗派的历史传统
论“五四”新诗主题的发展
论胡适的《尝试集》
简论臧克家三十年代诗歌
简论臧克家的后期诗歌创作
诗人冯雪峰——纪念冯雪峰百年诞辰
论解放区诗歌
贺敬之、郭小川、闻捷的艺术道路
贺敬之诗歌的抒情艺术
郭小川抒情诗的美学特征
郭小川的叙事长诗
闻捷抒情诗的艺术风格
闻捷的叙事长诗
论天安门诗歌
论艾青的诗美
对生活美的不倦追求——评艾青的《归来的歌》
《雪莲》:新的艺术启示
年轻的歌手向我们走来
回首朦胧诗
论青年诗歌
评舒婷的诗
读胡乔木的诗
不老的诗心——评辛笛近作
诗人杜宣
诗人赵丽宏
宫玺论
读苏步青先生的诗
论张烨
傅天虹短诗的构思艺术
毛泽东诗词与现代中国诗体革新
毛泽东诗词与中国新诗的发展
论毛泽东诗词的艺术多重性
论朱德诗
陈毅的诗词艺术
读叶剑英的七言律诗
论太湖民间英雄史诗《华抱山》的艺术智慧
这首诗为何传诵世界
品诗漫笔
第二辑 散文论
论《朝花夕拾》的艺术成就
迷人的《背影》
暗夜行吟的散文诗人——论丽尼的散文
陆蠡散文的构思
中国报告文学史上的丰碑——读夏衍的《包身工》
富于感情魅力的萧红散文
一个正直女性的心灵记录——读方令孺的散文
诗人之文——读臧克家的抒情散文
孙犁的散文美
再论孙犁的散文美
美不会毁灭——杨朔的散文艺术评魏钢焰的几篇散文
巴金《随想录》的艺术境界
贾平凹的散文艺术
赵丽宏散文的诗意
论黄宗英的报告文学
论陈祖芬报告文学对知识分子的艺术表现
情真意挚——读茹志鹃的散文
夜读秋雨
钱谷融先生的散文
我看姜德明的人物散文
别树一帜的唐德刚散文
品味生活
随笔贵有真知
朴素动人的韵味——读《芳草梦》
朴素的美丽——读《桂叶草堂漫笔》
读《朝花怀叙录》
第三辑 序跋及其他
上海诗歌五十年——《上海五十年文学创作丛书·诗歌卷》序
百年文海潮汐——《20世纪中国散文英华》总序
窗口瞭望——《世界文学金库·散文卷》序
诗的纪念碑——《元勋文采》前言
我国现代的游记艺术——《现代作家游记选》序
青春和诗:在思考中走向成熟——大学生抒情诗集《海星星》序
美文漫说——《现代美文英华》序
台湾美文的艺术追求——《台湾美文英华》序
别一种美文花朵——《炎黄花雨》序
美文辨正——《黄河情思》序
诗人心灵的秘密——《中国诗人自赏诗选》序
新古体诗的有益探索——晓帆《短歌新曲》序
《诗艺综论》序
无限江山无限情——诗集《无限江山》序
诗的青春——诗集《阅读上海》序
诗的江南——诗集《文化江南》序
诗的感悟——诗集《感悟生活》序
《阅读美丽》跋
灯下琐记
吴欢章,195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校系学术委员会委员外国留学生教研室主任,1985年应邀至上海大学工作历任中文系系主任文学院副院长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院长等职现为上海大学教授,《秘书》杂志社长主编,多年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也写作诗歌和散文。出版文学论著5部,诗集7部,散文集2部,发表论文二百多篇,主编文学著作三十多部。两次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散文创作获得全国报纸副刊优秀作品一等奖等多个奖项,先后获得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高校优秀导师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并担任中国散文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个人小传被收八国内外十多部大型辞典。
《吴欢章学术文选》是作者的第三部诗歌评论集,收的是作者近10年来一部分文字。它们大都在中央和各省市报刊上发表过,这回收书时,除少数篇章作了点文字修改外,大体一仍其旧。最近十多年来,是我国诗歌创作十分活跃、诗歌观念变动较大的时期。新时期诗歌在迂回曲折的发展进程中,获得了不容低估的成绩,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理论应该倾听实践的呼声,又应给实践注入新的活力。对新时期诗歌创作的新经验须要给以理论的概括,至于它在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也须在理论上进行探究。面对异常活跃而又颇为纷杂的诗坛,我有兴奋,也有困惑,许多现象不能不引起我认真的思索。怎样促使我国社会主义诗歌健康地发展,是我近年来时常萦怀的问题。对于我国诗坛的观察和思考,一部分就记录在收入此书的评论文字中。
我们这一代人,既受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长期教育,也受过由于历史造成的“左”的思想的影响。这十多年来错综复杂的诗歌发展态势,常会引起我思想上的矛盾和斗争。作为诗歌评论工作者,面对诗歌界各种各样的风向,我觉得不能赶时髦,随大流,需要谨慎地辨别和冷静地思考。我们应该敢于坚持那些经过长期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东西,也要勇于改正那些经过长期实践检验证明是错误的东西。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