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网络概述
1.1.1 联机系统
1.1.2 计算机互联网络
1.1.3 标准化网络
1.1.4 网络互连与高速网络
1.2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1.2.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2.2 计算机网络与终端分时系统
1.2.3 计算机网络与多机系统
1.2.4.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
1.3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4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5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6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1.6.1 星状拓扑
1.6.2 总线状拓扑
1.6.3 环状拓扑
1.6.4 树状拓扑
1.6.5 混合状拓扑
1.6.6 网状拓扑
1.6.7 蜂窝状拓扑
1.6.8 网络拓扑类型的选择
1.7 本章 小结
1.8 上机实训
1.9 习题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2.1 数据通信中的基本概念
2.1.1 信息、数据与信号
2.1.2 码元与码字
2.1.3 信道及信道容量
2.2 数据通信系统的几项技术指标
2.3 传输介质
2.3.1 双绞线
2.3.2 同轴电缆
2.3.3 光纤
2.4 数据传输的两种方式
2.4.1 模拟传输
2.4.2 数字传输
2.5 数据通信方式
2.5.1 单工、半双工与全双工通信
2.5.2 两线制和四线制
2.5.3 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
2.6 数据交换方式
2.6.1 线路交换
2.6.2 报文交换
2.6.3 分组交换
2.6.4 快速分组交换
2.7 信道多路复用技术
2.8 数据传输中的差错检验和纠正
2.8.1 纠错码与检错码
2.8.2 奇偶校验
2.8.3 方块校验
2.8.4 循环冗余校验
2.9 本章 小节
2.1 0上机实训
2.1 l习题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
3.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3.1.1 网络体系结构的提出与发展
3.1.2 网络体系结构的定义
3.1.3 网络分层结构
3.1.4 网络协议
3.1.5 网络体系结构中的基本概念
3.2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3.2.1 分层通信
3.2.2 物理层
3.2.3 数据链路层
3.2.4 网络层
3.2.5 传输层
3.2.6 高层协议
3.3 TCP/IP参考模型
3.3.1 TCP/IPP的层次结构
3.3.2 TCP/IP协议集
3.3.3 两种分层结构的比较
3.3.4 TCP/IP协议簇
3.3.5 IP地址和子网掩码
3.4 网络协议
3.4.1 NetBEUI协议
3.4.2 IPX/SPX协议
3.4.3 常用网络通信协议的选择
3.5 本章 小结
3.6 上机实训
3.6.1 TCP/IP协议的参数配置与使用
3.6.2 网络类别、网络地址与主机地址的识别
3.6.3 规划IP地址
3.7 习题
第4章 局域网
4.1 局域网概述
4.1.1 局域网的概念及特点
4.1.2 局域网的功能和分类
4.1.3 常见的局域网拓扑结构
4.2 局域网体系结构
4.2.1 局域网参考模型
4.2.2 IEEE802标准概述
4.3 局域网的组件
4.3.1 服务器
4.3.2 客户机
4.3.3 网络通信设备
4.4 传输介质访问控制方式
4.4.1 信道分配问题
4.4.2 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控制方法
4.4.3 令牌环访问控制方法
4.4.4 令牌总线访问控制方法
4.5 传统以太网
4.5.1 以太网的产生和发展
4.5.2 以太网的物理层标准
4.5.3 MAC帧格式
4.5.4 同轴电缆以太网
4.5.5 双绞线以太网
4.5.6 光纤以太网
4.5.7 全双工以太网
4.6 高速局域网
4.6.1 高速局域网研究基本方法
4.6.2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4.6.3 快速以太网
4.6.4 千兆位以太网
4.7 虚拟局域网
4.7.1 虚拟局域网的基本概念
4.7.2 虚拟局域网的实现技术
4.7.3 虚拟局域网的优点
4.8 无线局域网
4.8.1 无线局域网概述
4.8.2 无线局域网的主要标准
4.8.3 无线电相关产品介绍
4.9 对等网的建立
4.9.1 对等网的规划
4.9.2 对等网的连接
4.9.3 对等网的使用
4.1 0本章 小结
4.1 1上机实训
4.1 1.1 范围内建立对等网
4.1 1.2 双机互连的方法及组建对等网络的方法
4.1 2习题
第5章 广域网
5.1 广域网概述
5.1.1 广域网的概念
5.1.2 广域网的设备
5.1.3 局域网与广域网
5.2 几种常见的广域网技术
5.2.1 电话网
5.2.2 数字数据网
5.2.3 综合业务数字网
5.2.4 xDSL
5.2.5 ATM
5.3 网络互连及设备
5.3.1 网络互连概述
5.3.2 网络互连的层次结构
5.3.3 中继器
5.3.4 集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