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ual Basic.NET 案例教程

目 录内容简介
前言
教学建议
第一部分 编程基础与技巧
第1章 Visual Basic入门
1.1 Visual Basic速成版
1.2 .NET Framework
1.3 Visual Basic 2008的开发环境
1.3.1 启动 Visual Basic 2008
1.3.2 定制IDE
1.4 创建Windows窗体应用程序
1.4.1 需求分析
1.4.2 环境与界面的处理
1.4.3 代码编写
1.4.4 插入代码段的使用
1.5 调试
1.6 部署应用程序
1.6.1 理解ClickOnce 技术
1.6.2 使用发布向导
1.6.3 测试安装程序
1.7 命名空间
1.8 如何寻求帮助和提高编程水平
1.8.1 基本语法
1.8.2 基本技巧
1.8.3 理论知识
1.9 本章小结
第2章 界面设计
2.1 公共控件
2.1.1 Label
2.1.2 LinkLabel
2.1.3 TextBox
2.1.4 CheckBox
2.1.5 RadioButton
2.1.6 ComboBox
2.1.7 ToolTip
2.1.8 NotifyIcon
2.1.9 NumericUpDown
2.1.10 PictureBox
2.1.11 ProgressBar
2.1.12 TrackBar
2.1.13 DateTimePicker
2.2 容器
2.2.1 GroupBox
2.2.2 Panel
2.2.3 TabControl
2.2.4 SplitContainer
2.2.5 TableLayoutPanel
2.2.6 FlowLayoutPanel
2.3 菜单和工具栏
2.3.1 MenuStrip
2.3.2 ContextMenuStrip
2.3.3 ToolStrip
2.3.4 ToolStripContainer
2.3.5 StatusStrip
2.4 对话框
2.4.1 OpenFileDialog
2.4.2 SaveFileDialog
2.5 组件
2.5.1 ErrorProvider
2.5.2 HelpProvider
2.5.3 Timer
2.5.4 FileSystemWatcher
2.5.5 SerialPort
2.6 自定义控件
2.6.1 创建TimeLabel
2.6.2 使用TimeLabel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图形程序设计
3.1 坐标系及其变换
3.2 系统颜色
3.3 Pen类
3.4 Graphics类
3.5 绘制形状
3.5.1 绘制直线
3.5.2 绘制矩形
3.5.3 绘制椭圆
3.5.4 绘制多边形
3.6 Brush
3.7 绘制实时数据线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My命名空间
4.1 访问主机
4.1.1 播放音频
4.1.2 剪贴板操作
4.1.3 访问系统时钟
4.1.4 获取主机系统信息
4.1.5 访问键盘
4.1.6 访问鼠标
4.1.7 获取计算机的名称
4.1.8 访问网络
4.1.9 访问串口
4.2 访问应用程序
4.3 访问资源元素
4.4 访问用户与应用程序级设置
4.5 文本文件操作
4.6 注册表操作
4.6.1 使用My.Computer.Registry访问注册表
4.6.2 注册表的访问测试
4.7 My命名空间扩展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常用编程技巧
5.1 消息框
5.2 输入对话框
5.3 模式对话框
5.4 获取环境变量的值
5.5 识别操作系统
5.6 String类及数据的格式化处理
5.6.1 String类的使用
5.6.2 数据的格式化处理
5.6.3 经典字符串函数的使用
5.7 日期与时间的处理
5.7.1 日期与时间的计算
5.7.2 日期与时间的格式化处理
5.8 可变数组与控件数组的使用
5.8.1 可变数组
5.8.2 控件数组
5.9 BASE64编码与解码
5.10 StopWatch的使用
5.11 控制计算机休眠或待机
5.12 Using语句的使用
5.13 控件获取焦点
5.14 动画精灵的实现
5.15 多线程的实现
5.16 杂项代码
5.16.1 时间相关函数
5.16.2 其他函数
5.16.3 杂项代码综合测试
5.17 本章小结
第6章 自定义字符串处理类
6.1 自定义类的创建
6.2 数据与属性的定义
6.3 构造函数与销毁函数
6.4 Web中文文本分词相关函数
6.5 密码穷举相关函数
6.6 其他常用函数
6.7 类的使用与测试
6.8 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数据库操作技术
第7章 数据库基础
7.1 Access数据库的创建
7.2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 SQL
7.2.1 SQL的数据查询功能
7.2.2 SQL的数据操纵功能
7.3 在应用程序中访问数据库
7.3.1 连接到数据库
7.3.2 数据库的绑定
7.4 ADO.NET的基本原理
7.5 通过ADO.NET连接到数据源
7.6 通过DataReader访问数据库
7.7 通过DataAdapter访问数据库
7.7.1 DataSet的基本原理
7.7.2 使用DataAdapter填充数据集
7.7.3 使用DataAdapter更新数据源
7.7.4 使用CommandBuilder生成命令
7.8 本章小结
第8章 Access数据库类
8.1 私有变量与辅助函数的定义
8.2 属性
8.3 构造函数
8.4 数据源的更新
8.5 序号自动操作方法
8.6 其他方法
8.7 应用测试
8.8 本章小结
第9章 SQL Server数据库类
9.1 SQL Server 2005的安装
9.2 私有变量与辅助函数的定义
9.3 属性
9.4 构造函数
9.5 数据源的更新
9.6 应用测试
9.7 本章小结
第10章 DataGridView模板
10.1 DataGridView的主要特点
10.2 DataGridView的常用属性
10.2.1 布局属性
10.2.2 数据属性
10.2.3 外观属性
10.2.4 行为属性
10.2.5 杂项属性
10.3 DataGridView的常用方法
10.4 DataGridView的常用事件
10.4.1 CellClick事件
10.4.2 CellFormating事件
10.4.3 RowHeaderMouseClick事件
10.4.4 RowPrePaint 事件
10.4.5 RowValidated 事件
10.4.6 UserDeletingRow 事件
10.5 非绑定模式的数据显示
10.6 BindingSource类用于数据绑定
10.7 DataGridView模板的实现
10.7.1 变量定义和数据表信息的获取
10.7.2 布局自动完成的准备工作
10.7.3 代码自动生成与属性的自动获取
10.7.4 数据自动更新技术
10.7.5 其他相关操作
10.8 DataGridView模板的发布与应用
10.9 本章小结
第11章 Windows事务提醒程序
11.1 数据库的设计
11.2 框架设计
11.2.1 需要的软件模块
11.2.2 窗体设计
11.2.3 项目属性设计
11.3 主窗体的代码实现
11.3.1 变量与方法定义
11.3.2 主窗体的主要事件
11.3.3 其他事件的处理
11.4 时钟代码的主要工作
11.4.1 主窗体信息更新和准备工作
11.4.2 记录的检索与处理
11.5 时间表设置窗体的代码实现
11.6 事务提醒窗体的代码实现
11.7 Interlocked类的使用
11.8 程序测试
11.9 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串行通信解决方案
第12章 数据编码与处理技术
12.1 枚举类型和常量的定义
12.2 十六进制字符串的预处理
12.3 十六进制字符串中插入或删除空格
12.4 字节(数组)转换为十六进制字符串
12.5 十六进制字符串转换为字节(数组)
12.6 普通字符串与十六进制字符串之间的相互转换
12.7 字节数组与普通字符串之间的相互转换
12.8 普通字符串与Unicode字符串之间的相互转换
12.8.1 普通字符串转换为Unicode字符串
12.8.2 Unicode字符串转换为普通字符串
12.9 中文信息的加密与解密
12.10 随机字节(数组)的生成
12.11 字节的位操作与二进制转换
12.11.1 字节的位操作
12.11.2 二进制转换
12.11.3 应用测试
12.12 本章小结
第13章 数据包的校验技术
13.1 累加和(Add)校验
13.2 异或(Xor)校验
13.3 循环冗余(CRC)校验
13.4 累加求补(BCS)校验
13.5 结尾码的处理
13.6 数据包的统一校验
13.7 数据包的综合生成与信息提取
13.8 应用测试
13.9 本章小结
第14章 串行接口操作技术
14.1 串行接口名称的获取与应用
14.2 串行接口的打开与关闭
14.3 获取调制解调器的接口名称
14.4 获取串行接口的状态
14.5 通过串行接口发送数据
14.6 通过串行接口接收数据
14.7 带延迟的接收数据方法
14.8 综合测试
14.8.1 变量和辅助方法的定义
14.8.2 主要控件对象的关键代码
14.8.3 测试效果
14.9 本章小结
第15章 办公电话自动拨号程序
15.1 基本原理
15.2 窗体布局
15.3 项目属性设计
15.4 需要的软件模块
15.5 窗体代码分析
15.5.1 变量与方法定义
15.5.2 主窗体的主要事件
15.6 拨号功能的实现
15.7 复位操作的主要功能
15.8 上下文菜单代码分析
15.9 程序测试
15.10 本章小结
第四部分 网络通信与Web服务
第16章 通用TCP客户机
16.1 网络编程的常用类
16.2 IP地址的获取
16.3 TcpClient类
16.4 自定义TCP客户端类
16.4.1 基本定义
16.4.2 构造函数与销毁函数
16.4.3 与远程主机的连接
16.4.4 数据接收的处理
16.4.5 数据发送的处理
16.5 TCP客户机的窗体设计
16.6 需要的软件模块
16.7 主窗体的代码分析
16.7.1 自定义类的事件代理分析
16.7.2 主窗体及其他相关控件的关键代码分析
16.8 参数设置窗体的代码分析
16.9 程序测试
16.10 本章小结
第17章 通用TCP服务器
17.1 TcpListener类
17.2 自定义TCP_Server类
17.2.1 基本定义
17.2.2 构造函数和销毁函数
17.2.3 连接请求的处理
17.3 TCP服务器的窗体设计
17.4 需要的软件模块
17.5 窗体代码分析
17.6 程序测试
17.7 应用模型
17.8 本章小结
第18章 Web服务
18.1 什么是Web服务
18.2 Web服务的体系结构
18.3 Visual Web Developer 2008的开发环境
18.4 仿真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
18.5 创建Web服务
18.5.1 用于仿真模块的声明
18.5.2 获取仿真模块的状态
18.5.3 控制仿真模块的输出开关
18.5.4 Web服务的测试
18.6 调用Web服务
18.6.1 准备工作
18.6.2 代码分析
18.6.3 程序测试
18.7 天气预报Web服务应用程序
18.7.1 准备工作
18.7.2 代码分析
18.7.3 程序测试
18.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教学建议
第一部分 编程基础与技巧
第1章 Visual Basic入门
1.1 Visual Basic速成版
1.2 .NET Framework
1.3 Visual Basic 2008的开发环境
1.3.1 启动 Visual Basic 2008
1.3.2 定制IDE
1.4 创建Windows窗体应用程序
1.4.1 需求分析
1.4.2 环境与界面的处理
1.4.3 代码编写
1.4.4 插入代码段的使用
1.5 调试
1.6 部署应用程序
1.6.1 理解ClickOnce 技术
1.6.2 使用发布向导
1.6.3 测试安装程序
1.7 命名空间
1.8 如何寻求帮助和提高编程水平
1.8.1 基本语法
1.8.2 基本技巧
1.8.3 理论知识
1.9 本章小结
第2章 界面设计
2.1 公共控件
2.1.1 Label
2.1.2 LinkLabel
2.1.3 TextBox
2.1.4 CheckBox
2.1.5 RadioButton
2.1.6 ComboBox
2.1.7 ToolTip
2.1.8 NotifyIcon
2.1.9 NumericUpDown
2.1.10 PictureBox
2.1.11 ProgressBar
2.1.12 TrackBar
2.1.13 DateTimePicker
2.2 容器
2.2.1 GroupBox
2.2.2 Panel
2.2.3 TabControl
2.2.4 SplitContainer
2.2.5 TableLayoutPanel
2.2.6 FlowLayoutPanel
2.3 菜单和工具栏
2.3.1 MenuStrip
2.3.2 ContextMenuStrip
2.3.3 ToolStrip
2.3.4 ToolStripContainer
2.3.5 StatusStrip
2.4 对话框
2.4.1 OpenFileDialog
2.4.2 SaveFileDialog
2.5 组件
2.5.1 ErrorProvider
2.5.2 HelpProvider
2.5.3 Timer
2.5.4 FileSystemWatcher
2.5.5 SerialPort
2.6 自定义控件
2.6.1 创建TimeLabel
2.6.2 使用TimeLabel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图形程序设计
3.1 坐标系及其变换
3.2 系统颜色
3.3 Pen类
3.4 Graphics类
3.5 绘制形状
3.5.1 绘制直线
3.5.2 绘制矩形
3.5.3 绘制椭圆
3.5.4 绘制多边形
3.6 Brush
3.7 绘制实时数据线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My命名空间
4.1 访问主机
4.1.1 播放音频
4.1.2 剪贴板操作
4.1.3 访问系统时钟
4.1.4 获取主机系统信息
4.1.5 访问键盘
4.1.6 访问鼠标
4.1.7 获取计算机的名称
4.1.8 访问网络
4.1.9 访问串口
4.2 访问应用程序
4.3 访问资源元素
4.4 访问用户与应用程序级设置
4.5 文本文件操作
4.6 注册表操作
4.6.1 使用My.Computer.Registry访问注册表
4.6.2 注册表的访问测试
4.7 My命名空间扩展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常用编程技巧
5.1 消息框
5.2 输入对话框
5.3 模式对话框
5.4 获取环境变量的值
5.5 识别操作系统
5.6 String类及数据的格式化处理
5.6.1 String类的使用
5.6.2 数据的格式化处理
5.6.3 经典字符串函数的使用
5.7 日期与时间的处理
5.7.1 日期与时间的计算
5.7.2 日期与时间的格式化处理
5.8 可变数组与控件数组的使用
5.8.1 可变数组
5.8.2 控件数组
5.9 BASE64编码与解码
5.10 StopWatch的使用
5.11 控制计算机休眠或待机
5.12 Using语句的使用
5.13 控件获取焦点
5.14 动画精灵的实现
5.15 多线程的实现
5.16 杂项代码
5.16.1 时间相关函数
5.16.2 其他函数
5.16.3 杂项代码综合测试
5.17 本章小结
第6章 自定义字符串处理类
6.1 自定义类的创建
6.2 数据与属性的定义
6.3 构造函数与销毁函数
6.4 Web中文文本分词相关函数
6.5 密码穷举相关函数
6.6 其他常用函数
6.7 类的使用与测试
6.8 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数据库操作技术
第7章 数据库基础
7.1 Access数据库的创建
7.2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 SQL
7.2.1 SQL的数据查询功能
7.2.2 SQL的数据操纵功能
7.3 在应用程序中访问数据库
7.3.1 连接到数据库
7.3.2 数据库的绑定
7.4 ADO.NET的基本原理
7.5 通过ADO.NET连接到数据源
7.6 通过DataReader访问数据库
7.7 通过DataAdapter访问数据库
7.7.1 DataSet的基本原理
7.7.2 使用DataAdapter填充数据集
7.7.3 使用DataAdapter更新数据源
7.7.4 使用CommandBuilder生成命令
7.8 本章小结
第8章 Access数据库类
8.1 私有变量与辅助函数的定义
8.2 属性
8.3 构造函数
8.4 数据源的更新
8.5 序号自动操作方法
8.6 其他方法
8.7 应用测试
8.8 本章小结
第9章 SQL Server数据库类
9.1 SQL Server 2005的安装
9.2 私有变量与辅助函数的定义
9.3 属性
9.4 构造函数
9.5 数据源的更新
9.6 应用测试
9.7 本章小结
第10章 DataGridView模板
10.1 DataGridView的主要特点
10.2 DataGridView的常用属性
10.2.1 布局属性
10.2.2 数据属性
10.2.3 外观属性
10.2.4 行为属性
10.2.5 杂项属性
10.3 DataGridView的常用方法
10.4 DataGridView的常用事件
10.4.1 CellClick事件
10.4.2 CellFormating事件
10.4.3 RowHeaderMouseClick事件
10.4.4 RowPrePaint 事件
10.4.5 RowValidated 事件
10.4.6 UserDeletingRow 事件
10.5 非绑定模式的数据显示
10.6 BindingSource类用于数据绑定
10.7 DataGridView模板的实现
10.7.1 变量定义和数据表信息的获取
10.7.2 布局自动完成的准备工作
10.7.3 代码自动生成与属性的自动获取
10.7.4 数据自动更新技术
10.7.5 其他相关操作
10.8 DataGridView模板的发布与应用
10.9 本章小结
第11章 Windows事务提醒程序
11.1 数据库的设计
11.2 框架设计
11.2.1 需要的软件模块
11.2.2 窗体设计
11.2.3 项目属性设计
11.3 主窗体的代码实现
11.3.1 变量与方法定义
11.3.2 主窗体的主要事件
11.3.3 其他事件的处理
11.4 时钟代码的主要工作
11.4.1 主窗体信息更新和准备工作
11.4.2 记录的检索与处理
11.5 时间表设置窗体的代码实现
11.6 事务提醒窗体的代码实现
11.7 Interlocked类的使用
11.8 程序测试
11.9 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串行通信解决方案
第12章 数据编码与处理技术
12.1 枚举类型和常量的定义
12.2 十六进制字符串的预处理
12.3 十六进制字符串中插入或删除空格
12.4 字节(数组)转换为十六进制字符串
12.5 十六进制字符串转换为字节(数组)
12.6 普通字符串与十六进制字符串之间的相互转换
12.7 字节数组与普通字符串之间的相互转换
12.8 普通字符串与Unicode字符串之间的相互转换
12.8.1 普通字符串转换为Unicode字符串
12.8.2 Unicode字符串转换为普通字符串
12.9 中文信息的加密与解密
12.10 随机字节(数组)的生成
12.11 字节的位操作与二进制转换
12.11.1 字节的位操作
12.11.2 二进制转换
12.11.3 应用测试
12.12 本章小结
第13章 数据包的校验技术
13.1 累加和(Add)校验
13.2 异或(Xor)校验
13.3 循环冗余(CRC)校验
13.4 累加求补(BCS)校验
13.5 结尾码的处理
13.6 数据包的统一校验
13.7 数据包的综合生成与信息提取
13.8 应用测试
13.9 本章小结
第14章 串行接口操作技术
14.1 串行接口名称的获取与应用
14.2 串行接口的打开与关闭
14.3 获取调制解调器的接口名称
14.4 获取串行接口的状态
14.5 通过串行接口发送数据
14.6 通过串行接口接收数据
14.7 带延迟的接收数据方法
14.8 综合测试
14.8.1 变量和辅助方法的定义
14.8.2 主要控件对象的关键代码
14.8.3 测试效果
14.9 本章小结
第15章 办公电话自动拨号程序
15.1 基本原理
15.2 窗体布局
15.3 项目属性设计
15.4 需要的软件模块
15.5 窗体代码分析
15.5.1 变量与方法定义
15.5.2 主窗体的主要事件
15.6 拨号功能的实现
15.7 复位操作的主要功能
15.8 上下文菜单代码分析
15.9 程序测试
15.10 本章小结
第四部分 网络通信与Web服务
第16章 通用TCP客户机
16.1 网络编程的常用类
16.2 IP地址的获取
16.3 TcpClient类
16.4 自定义TCP客户端类
16.4.1 基本定义
16.4.2 构造函数与销毁函数
16.4.3 与远程主机的连接
16.4.4 数据接收的处理
16.4.5 数据发送的处理
16.5 TCP客户机的窗体设计
16.6 需要的软件模块
16.7 主窗体的代码分析
16.7.1 自定义类的事件代理分析
16.7.2 主窗体及其他相关控件的关键代码分析
16.8 参数设置窗体的代码分析
16.9 程序测试
16.10 本章小结
第17章 通用TCP服务器
17.1 TcpListener类
17.2 自定义TCP_Server类
17.2.1 基本定义
17.2.2 构造函数和销毁函数
17.2.3 连接请求的处理
17.3 TCP服务器的窗体设计
17.4 需要的软件模块
17.5 窗体代码分析
17.6 程序测试
17.7 应用模型
17.8 本章小结
第18章 Web服务
18.1 什么是Web服务
18.2 Web服务的体系结构
18.3 Visual Web Developer 2008的开发环境
18.4 仿真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
18.5 创建Web服务
18.5.1 用于仿真模块的声明
18.5.2 获取仿真模块的状态
18.5.3 控制仿真模块的输出开关
18.5.4 Web服务的测试
18.6 调用Web服务
18.6.1 准备工作
18.6.2 代码分析
18.6.3 程序测试
18.7 天气预报Web服务应用程序
18.7.1 准备工作
18.7.2 代码分析
18.7.3 程序测试
18.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目 录内容简介
《Visual Basic.NET案例教程》以微软公司免费提供的基于.NET Framework 3.5框架的Visual Basic 2008速成版(Express Edition)为工具,讲解基本的编程基础与技巧,同时包括作者多年积累的源代码库。《Visual Basic.NET案例教程》的编排循序渐进,内容丰富,实例简洁,解释详尽,书中的通用源代码有很强的实用性与工程性,可以用于计算机监控等工程项目的研发。《Visual Basic.NET案例教程》可作为大专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材,书中提供的独特的串行通信解决方案和网络通信技术对工程技术人员来说也极具参考价值。
比价列表
公众号、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