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者:杜军,任景波 著
出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9.7
页数:203
定价:19.80 元
ISBN-13:9787563817122
ISBN-10:7563817123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经济大萧条与货币体系的困境
第一节 货币中介目标的变迁
第二节 金本位审的崩溃
第三节 欧元区的困境
第二章 金融模式与金融稳定性
第一节 以银行为中心的日本型金融体制
第二节 以市场为中心的盎格鲁·撒克逊金融体制
第三节 日本金融体制的潜在弊端
第四节 银行中心体制抑或市场中Jc\体制
第三章 流动性过剩——以日本泡沫经济为鉴
第一节 “广场协议”与日元升值
第二节 资金流动性过剩的三大后果
第三节 政府干预汇率与日元国际化
第四章 日本银行的超宽松货币政策
第一节 零利率政策的出台、解除与复活
第二节 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内容与效果
第三节 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解除
第五章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及政策目标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和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演进过程
第二节 《日本银行法》与日本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第三节 超宽松货币政策与日本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第六章 日本的金融体制改革
第一节 桥本政权的“金融大爆炸
第二节 小泉政权的结构改革
第三节 日本的邮政民营化改革
第四节 日本金融改革的效果分析
第七章 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成因与危害
第一节 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状况综述
第二节 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分析
第三节 流动性过剩的危害
第八章 我国的货币政策实践与问题进展
第一节 应对流动性过剩的货币政策实践
第二节 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第三节 我国流动性问题的最新进展
第九章 全球金融危机及其影响
第一节 从次贷危机到全球性经济衰退
第二节 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缺陷与改革
第三节 此轮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第十章 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原因探析
第一节 经济危机抑或金融危机
第二节 原因之一:次级贷款安排与金融衍生工具
第三节 原因之二:货币政策——日本银行与美联储政策的相似性
第四节 对“看不见的手”的再思考
第十一章 石油价格波动、美元与世界经济的流动性
第一节 全球金融危机与国际原油价格的巨幅波动
第二节 “石油一美元体制”的政治经济学
第十二章 各国财政金融救市措施分析
第一节 对市场干预主义政策的思考
第二节 全球金融危机中美国政府的救市政策
第三节 全球金融危机中日本的危机对策
第四节 危机后西方各国的货币政策
第五节 西方各国财政救市政策比较
第十三章 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美元体制与全球流动性
第一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先天不足
第二节 贬值一升值一贬值的轮回
第三节 超主权储备货币的可能性
第十四章 启示与我国的政策选择
第一节 教训与启示
第二节 我国的结构性经济政策选择
附录:全球金融危机相关重要事件一览
参考文献
任景波,日本东北大学经济学硕士,经济学博士课程毕业。曾任日本爱知大学讲师,现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讲师,全国日本经济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财政金融工程、比较金融制度、产业政策以及社会经济政策。在国内外先后发表论文30余篇,并参与多部著作的撰写。
杜军,日本东北大学经济学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全国日本经济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货币经济理论、日本经济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曾主持或参与多项课题的研究。在《东北大学经济学研究年报》(日本)、《现代日本经济》、《JoulTlal 0f FarEastern Business and Economy》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独立出版学术专著1部,并参与了多部教材及著作的编写工作。
本书的出版得到2007年度北京市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资金流动性过剩的成因与对策:日本的启示)的资助。
转变为流动性不足。虽然经过强有力的政策措施的支持,流动性不足最为严峻的时期似乎已经过去,在我国的某些局部市场甚至出现了些许过热的迹象,但经济下一步走势的不确定性仍然很多,流动性问题的前景到底如何必须引起重视。
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经济何去何从不仅成为政界、商界、学界人士的关注焦点,普通劳动者面对汹汹而来的金融危机也陷入了思考。《流动性问题与对策研究》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作者利用犀利的笔触,通过大量的理论、实证和案例、制度分析,帮助读者拨开迷雾。
《流动性问题与对策研究》一书的理论分析不仅基于经济学基础理论,而且基于大量一手资料和数据。该书不仅是一部与现实经济运行密切相关的经济学理论著作,而且从政策学的角度对政府决策、社会心理的分析也有其独到之处。它不仅可以作为经济学者、政府官员、各经济部门的研究、决策参考之作,亦可帮助广大普通投资者、消费者掌握经济大趋势,提高经济分析能力,对国际经济形势以及国家经济政策作出合理判断。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