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元本中华国学百部:随园诗话
作者:袁枚 (作者)
出版:三秦出版社 2008.1
丛书:6元本中华国学百部
页数:135
定价:6.00 元
ISBN-13:9787807363712
ISBN-10:7807363711
去豆瓣看看 文中寄志
诗在骨不在格
存其是去其非
金公政简刑清
切勿抄袭
绝妙名联
圣朝佳话
诗才清警
诗重其性情
唐翰林最荣
名未必符实
福薄生慧
改诗难于作诗
诗贵其有深意
每出必携书
心有灵犀
落笔不经意
宋学太盛
天下无如吃饭难
以故事育人
赋诗抒怀
诗难事也
幸露语平安
不能评第一
诗称家数
各朝富贵诗
吟杨花诗
妙在孩子语
预知中榜
应酬诗作
改诗论
刚柔相济
贤人留恋故地
忠臣与孝子
闺秀能文
论因缘
席间赋诗
仿古风
儒释名家
身份不等心胸不同
用成语作妙诗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女人建功
后宫轶事
文简谈画
文贵在曲婉
野外诗意
才女嫁俗商
论《声调谱》
论诗的悟性
美妙的诗
得随园记
五斗米与诗
行医与作诗
娘子秀才
扬州游
身临其景
诗词谈
苏州秀才
诗的意境
女司马相如
厚积而薄发
好书之癖
庸师妄评真才子
评王荆公
棋艺与诗作
生活与作诗
作诗不能一概而论
陈设古玩与运用典故
好诗有好韵
词章与考据
一诗一典故
喝酒与买书
王安石改诗
墨禅和尚
题《芝城话旧图》
偶吟香亭
上天造人
难解乐府语
诗文集之名
别号非古
诗歌的妙处
讽世语
戒滥评
英俊少年留佳作
诗中典故探
新不如旧
做官容易作诗难
题庙堂诗
诗人的不同运气
诗人也逃学
七旬老翁应试
论古
恬淡添寿
沈周之诗
遇才结友
人参换野菜
正者拒妓
诗功
姑表二兄弟
淡雅桐城公
尊唐贬宋遭戏
任氏姐妹情
诗词救名妓
秀才清语
俗语出名士
诗以对仗为工
对客挥毫
宴席上的诗作
载菊之道
咏指甲
咏叹别离苦
勤奋尚书
题仙人诗
情深至挚誓死不渝
上元灯词
诗人笔下出美景
咏诗拾趣
为人难
难得知己
一字显境界
一诗感夫妇
母女皆能作诗
诗 境
一杯清酒话松风
姑母责郭巨
一字传神
秦淮竹枝
华阳行
慧眼识诗
趣雅风俗
不得志者诗
貌短小诗犹佳
多种解释
空青草
三揖学艺
人各有趣
编辑七病
谣和乐
花旦考
贵在考证
幽清之诗
以讹传讹
士大夫记
闻一道人
袁枚(1716-1797年),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外调做官,曾任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政声好,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他就在这里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从事诗文著述,编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为当时诗坛所宗。袁枚24岁参加朝廷的科考,试题是《赋得因风想玉珂》,诗中有“声疑来禁院,人似隔天河”的妙句,然而总裁们以为“语涉不庄,将置之孙山”,幸得当时总督尹继善挺身而出,才免于落榜。
《随园诗话》是清代影响最大的论诗之作。《随园诗话》论述广泛,从诗人先天的资质到后天的培养、从写景言情到咏物论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韵律辞章到比兴托物、从诗的修改鉴赏到诗的选篇与评论,从诗的方方面面体现其以『性灵』为主的诗歌理论批评主张。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