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阅读的重要性
作者:李家同  著
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8
定价:28.00 元
ISBN-13:9787300154411
ISBN-10:7300154417 
去豆瓣看看    引言  
  第一章 为什么我们需要大量阅读  
  什么是“不能阅读”
  普通常识不可能全部来自课本
  普通常识不足的例子
  第二章 为什么有些孩子的学习能力有问题  
  最基础的学习能力障碍:文化刺激太少
  阅读不足,学习任何课程都有困难
  1.国文不好,数学等其他科目也一定会不好
  2.阅读不够,抓不到文章的主旨
  3.阅读不够,作文一定会不好
  4.阅读不够,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5.阅读不够,文章常会主旨不明
  第三章 语文能力的训练与重要性  
  网络文章的影响
  大量阅读,可训练四种语文能力
  1.很快看懂文章,并且抓到文章的重点
  2.正确且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写文章合乎逻辑,不自相矛盾
  4.文章内容不落俗套,有独到的见解
  不拘泥地解读文章:“作者已死”的概念
  第四章 我们应该选择哪些读物  
  经典名著
  优质的论述文章
  法官判决文和侦探小说
  知识性的文章
  国际新闻
  一般性的教科书文章
  第五章 个人最喜爱的四本书  
  克里斯蒂《一个都不留》
  高汀《苍蝇王》 84  梅维尔《白鲸记》
  远藤周作《深河》
  值得一看的科幻小说
  其他推荐书单
  第六章 缩短城乡阅读的差距  
  对弱势孩童的亲身观察
  所有的孩子都爱看故事
  国际新闻和电影: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
  学校图书经费不足的现象与落差
  培养孩子阅读的方法
  结语——虎头蛇尾的故事和商业性的强势作为
  李家同,1939年生,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曾任台湾暨南大学、静宜大学校长。1997年退休后,担任台湾多所大学荣誉教授。
  他的文章带有人道主义色彩,并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著有《让高墙倒下吧》、《陌生人》、《幕永不落下》、《钟声又再响起》、《一切从基本做起》、《李伯伯最爱的40本书》等畅销书籍。
  《大量阅读的重要性》源自李家同教授近年不断走访各地的演讲,讲题即为“大量阅读的重要性”,延续对奠定基础人文教育的重视、对弱势儿童的关怀以及对城乡教育差距的关注。
  大量阅读是基础教育的起点。“不能阅读”和所谓的文盲不同,它是指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却弄不清楚里面在说什么,这就是缺乏阅读能力。我们的教育,过于咬文嚼字地专注细节,这已和阅读本身无关,会让孩子失去阅读的兴趣,也会阻碍对整篇文章或整本书的理解。对阅读的认知错误,让孩子只想追求标准答案,扼杀了不同观点和想象力。基础根基没有打牢,更会往上延伸到高等教育,以及整体社会和国家竞争力,不可不慎重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