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序
凡例
概述
第一章 机构与体制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二节 领导体制演变
一、革命委员会领导(1971.7-1973.8)
二、党的一元化领导(1973.9-1982.6)
三、党委领导下的局长负责制(1982.7-1984.12)
四、局长(经理)负责制(1985.1-2007.12)
第三节 内部机构设置
一、现有股室
二、曾设股室
第二章 电源建设
第一节 柴油机发电
第二节 自备发电厂
一、建设概况
二、企业自备发电厂简介
第三节 公用发电厂
第三章 电网建设
第一节 6-10千伏配电工程
一、新建工程
二、更新改造工程
第二节 35千伏输变电工程
一、35千伏输电线路
二、35千伏变电站
第三节 110千伏输变电工程
一、110千伏输电线路
二、110千伏变电站
第四节 220千伏输变电工程
一、220千伏输电线路
二、220千伏变电站
第五节 城乡电网改造
一、组织领导
二、办法措施
三、规模效益
四、城乡电网
第四章 供电生产
第一节 供电管理
一、组织机构
二、管理范围
三、供电负荷
四、供电量
第二节 运行管理
一、管理机构
二、变电运行
三、线路运行
第三节 设备检修
一、检修组织
二、检修管理
第四节 线损与无功电压管理
一、线损管理
二、无功电压管理
三、供电可靠性管理
第五节 电力调度
一、调度机构
二、调度方式及范围
三、调度通信
四、调度自动化
第五章 用电
第一节 用电管理
一、管理机构
二、规章制度
第二节 用电结构
一、工业用电
二、农业用电
三、城乡居民生活用电
四、其他用电
第三节 营业管理
一、业务扩充报装
二、电能计量
三、电价
四、电费
五、监察与服务
第四节 “三电”工作
一、计划用电
二、节约用电
三、安全用电
第六章 农电
第一节 农村电气化建设
一、农村通电
二、电力灌溉
第二节 农电管理
一、管理机构
二、管理制度
三、农村安全用电
四、农村电工管理
第三节 电力“三为”服务
第四节 电力扶贫
第五节 乡(镇)供电所
一、柴家供电所
二、小梁供电所
三、僧楼供电所
四、阳村供电所
五、清涧供电所
六、樊村供电所
七、赵家庄供电所
八、下化供电所
九、张吴供电所
十、城区供电所
第七章 安全管理
第一节 安全组织
一、决策指挥保证系统
二、规程制度保证系统
三、安全技术保证系统
四、设备管理保证系统
五、执行运作保证系统
第二节 安全制度
一、工作制度
二、反事故措施
第三节 安全教育
第四节 安全活动
第五节 安全检查
第六节 安全性评价
第七节 安全保卫
一、保卫机构
二、治安保卫
三、打击犯罪
四、消防管理
第八节 考核与奖惩
第九节 安全记录
第八章 企业管理
第一节 计划统计
一、管理体制
二、计划
三、统计
四、规划
第二节 财务管理
一、管理体制
二、固定资产管理
三、成本管理
四、资金管理
五、销售收入及利税
六、经济活动分析
第三节 劳动人事
一、职工队伍
二、人事管理
三、工资与奖金
四、劳保福利
五、社会保险
六、离退休职工管理
第四节 物资供应和材料管理
一、物资供应
二、材料管理
第五节 档案管理
一、机构与设备
二、管理工作与制度
三、保密工作
第六节 生活后勤
一、办公设施
二、车辆管理
三、职工宿舍
四、职工食堂
五、医疗卫生
六、生活服务
第七节 现代化管理
一、企业整顿
二、整章建制
三、达标升级
四、全面质量管理
五、目标管理
六、自动化建设
第八节 内部审计
第九章 科技与教育
第一节 科技工作
一、科技队伍
二、科技推广
三、论文
第二节 教育培训
一、职工教育
二、职工培训
第十章 多种经营
第一节 创建与发展
第二节 管理与效益
一、经营管理
二、生产效益
第十一章 党群组织
第一节 党支部
一、组织沿革
二、组织建设
三、思想建设
四、职业道德建设
五、廉政建设
第二节 工会
一、组织沿革
二、劳动竞赛
三、民主管理
四、文体活动
第三节 共青团
一、组织沿革
二、组织活动
人物
一、历届副局级以上领导人简历
二、省、部级先进人物事迹简介
三、发电企业主要领导人简历
四、2007年供电局专业技术人员
名录
五、供电局各股室历届负责人名录
六、公用变电站历届站长名录
七、供电局离退休人员名录
荣誉
一、供电局荣誉
二、供电局下属单位荣誉
三、供电局先进个人荣誉
大事记
大事记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