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配套参考书: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

目 录内容简介
第1章 常用设计资料与数据
1.1 常用基础资料与数据
1.1.1 机械设计中有关术语的变化
表1.1.1 机械设计中有关术语的变化
1.1.2 常用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
表1.1.2 常用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
表1.1.3 用于构成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的词头
1.1.3 国内部分标准代号
表1.1.4 国内部分标准代号
1.1.4 常用设计数据及一般标准
表1.1.5 机械传动和摩擦副效率概略值
表1.1.6 各类机械传动的常用传动比范围
表1.1.7 材料的滑动摩擦因数
表1.1.8 物体的摩擦因数
表1.1.9 滚动摩擦力臂(大约值)
表1.1.10 常用材料弹性模量及泊松比
表1.1.11 常用材料的密度
表1.1.12 常用材料极限强度的近似关系
表1.1.13 优先数系的基本系列(摘自GB/T321-2005)
表1.1.14 标准尺寸(摘自GB/T2822一2005)
表1.1.15 锥度与锥角系列(摘自GBfT157-2001)
表1.1.16 机器轴高(摘自GB/T12217-2005)
表1.1.17 圆柱形轴伸(摘自GB/T1569-2005)
表1.1.18 圆锥形轴伸(摘自GB/T1570-2005)
1.2 切削加工件结构要素
l.2.1 中心孔
表1.2.1 中心孔的类型及其结构尺寸(摘自GB/T145-2001)
表1.2.2 标准中心孔在图样上的表示法(摘自GB/T4459.5-1999)
1.2.2 零件倒圆与倒角
表1.2.3 零件倒圆与倒角(摘自GB/T6403.4-1986)
1.2.3 砂轮越程槽、插齿退刀槽及刨削、插削越程槽
表1.2.4 砂轮越程槽(摘自GB/T6403.5-1986)
表1.2.5 插齿退刀槽(JB/ZQ4239-1986)
表1.2.6 刨削、插削越程槽
1.2.4 齿轮滚刀外径尺寸
表1.2.7 齿轮滚刀外径尺寸(摘自GB/T6083-2001)
1.2.5 弧型键槽铣刀外径尺寸
表1.2.8 弧型键槽铣刀外径尺寸
1.2.6 T形槽及燕尾槽
表1.2.9 T形槽及相应螺栓头部尺寸(摘自GB/T158-1996)
表1.2.10 T形槽间距及其极限偏差
表1.2.11 T形槽用螺母尺寸
表1.2.12 燕尾槽(摘自JB/ZQ4241-1986)
1.2.7 滚花、分度盘和标尺刻度
表1.2.13 滚花(摘自GB/T6403.3-2008)
表1.2.14 分度盘和标尺刻度(摘自JB/ZQ4260-1986)
1.3 铸件设计结构要素
表1.3.1 铸件最小壁厚(不小于)
表1.3.2 铸造起模斜度(摘自JB/ZQ4257-1986)
表1.3.3 铸造过渡尺寸(摘自JB/ZQ4254-1986)
表1.3.4 铸造外圆角(摘自JB/ZQ4256-1986)
表1.3.5 铸造内圆角(摘自JB/ZQ4255-1986)
表1.3.6 外壁、内壁与肋的厚度
表1.3.7 加强肋的形状和尺寸
1.4 按铸件设计焊接结构
1.4.1 焊接结构的壁厚
1.4.2 钢材的焊接结构示例
表1.4.1 钢材的焊接结构示例
1.5 锻件设计结构要素
表1.5.1 模锻件的锻造起模斜度
表1.5.2 模锻件的最小内外半径
表1.5.3 模锻件肋的高宽比
表1.5.4 模锻件肋的最小距离
表1.5.5 模锻件的凹腔深宽比值的限制
表1.5.6 模锻件的冲孔连皮尺寸
第2章 机械制图
2.1 机械制图一般规范
2.1.1 图样比例
表2.1.1 图样比例(摘自GB/T14690-1993)
2.1.2 图纸幅面和格式
表2.1.2 图纸幅面和格式(摘自GB/T14689-1993)
2.1.3 标题栏和明细栏
2.1.4 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及其编制方法(摘自GB/T4458.2-2003)
2.1.5 图线(摘自GB/T4457.4-2002)
表2.1.3 线型及其应用示例
2.1.6 剖面符号(摘自GB/T4457.5-1984)
表2.1.4 各种材料的剖面符号
2.1.7 常用机构运动简图符号(摘自GB4460-1984)
表2.1.5 运动副
表2.1.6 多杆构件及其组成
表2.1.7 齿轮机构
表2.1.8 带传动与链传动
表2.1.9 凸轮机构
表2.1.10 槽轮机构和棘轮机构
表2.1.11 其他机构及其组件
表2.1.12 联轴器、离合器及制动器
表2.1.13 轴承
2.2 视图(摘自GB/T4458.1 -2002)
2.2.1 GB/T4458.1 -2002的主要变化
2.2.2 绘制视图时的几种画法
2.3 剖视图和断面图(摘自GB/T4458.6-2002)
2.3.1 GB/T4458.6 -2002的主要变化
2.3.2 绘制剖视图和断面图的几种画法及注意事项
2.4 图样画法的简化表示法(摘自GB/T16675.1-1996)
表2.4.1 图样画法的简化表示法示例
2.5 其他机械零件的画法
2.5.1 弹簧表示法(摘自GB/T4459.4-2003)
表2.5.1 螺旋压缩弹簧的画法
表2.5.2 圆柱螺旋拉伸弹簧的画法
表2.5.3 圆柱螺旋扭弹簧的画法
表2.5.4 截锥涡卷弹簧的画法
表2.5.5 碟形弹簧的画法
表2.5.6 装配图中弹簧的画法
2.5.2 弹簧图样格式示例
2.5.3 减速器机件的设计
表2.5.7 减速器机件的设计
2.6 尺寸标注(摘自GB/T4458.4-2003)
2.6.1 标注尺寸的符号及缩写词
表2.6.1 标注尺寸的符号及缩写词
2.6.2 尺寸标注的简化(摘自GB/T16675.2-1996)
表2.6.2 尺寸标注的简化示例
2.6.3 尺寸标注时的注意事项
表2.6.3 斜度和锥度的标注示例
2.7 表面结构(摘自GB/T131-2006/ISO1302:2002代替GB/T131-1993)
2.7.1 概述
表2.7.1 Ra、Rz的数值及补充数值系列值
2.7.2 表面结构完整图形符号的组成及注写
表2.7.2 表面纹理的标注
2.7.3 表面结构要求在图样中的注法
2.7.4 表面结构要求图样标注的演变
表2.7.3 表面结构要求图样标注的演变
2.7.5 公差等级与表面结构的粗糙度数值对照
表2.7.4 公差等级与表面结构的粗糙度数值对照
2.7.6 表面结构的粗糙度选用举例
表2.7.5 表面结构的粗糙度选用举例
第3章 极限与配合
3.1 极限偏差与基本偏差(摘自GB/T1800.2-1998)
3.1.1 极限偏差
表3.1.1 轴的极限偏差值(摘自GB/T1800.3-1998)
表3.1.2 孔的极限偏差值(摘自GB/T1800.4-1998)
3.1.2 基本偏差
3.1.3 标准公差
表3.1.3 标准公差数值(摘自GB/T1800.3-1998)
表3.1.4 配合尺寸公差等级的应用
表3.1.5 加工方法与公差等级的大致关系
3.2 配合
3.2.1 配合制的选用
3.2.2 配合种类的选用
表3.2.1 基孔制优先、常用配合
表3.2.2 基轴制优先、常用配合
3.3 图样上尺寸公差与配合的注法(GB/T4458.5-2003)
3.3.1 尺寸公差注法
3.3.2 在装配图上的配合注法
3.3.3 角度公差的注法
第4章 形位公差
4.1 概述
4.1.1 形位公差是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的统称
……
第5章 机械设计中的常用材料
第6章 连接
第7章 滚动轴承
第8章 润滑密封
第9章 齿轮传动和普通圆柱蜗杆传动
第10章 常用电动机
参考文献
1.1 常用基础资料与数据
1.1.1 机械设计中有关术语的变化
表1.1.1 机械设计中有关术语的变化
1.1.2 常用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
表1.1.2 常用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
表1.1.3 用于构成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的词头
1.1.3 国内部分标准代号
表1.1.4 国内部分标准代号
1.1.4 常用设计数据及一般标准
表1.1.5 机械传动和摩擦副效率概略值
表1.1.6 各类机械传动的常用传动比范围
表1.1.7 材料的滑动摩擦因数
表1.1.8 物体的摩擦因数
表1.1.9 滚动摩擦力臂(大约值)
表1.1.10 常用材料弹性模量及泊松比
表1.1.11 常用材料的密度
表1.1.12 常用材料极限强度的近似关系
表1.1.13 优先数系的基本系列(摘自GB/T321-2005)
表1.1.14 标准尺寸(摘自GB/T2822一2005)
表1.1.15 锥度与锥角系列(摘自GBfT157-2001)
表1.1.16 机器轴高(摘自GB/T12217-2005)
表1.1.17 圆柱形轴伸(摘自GB/T1569-2005)
表1.1.18 圆锥形轴伸(摘自GB/T1570-2005)
1.2 切削加工件结构要素
l.2.1 中心孔
表1.2.1 中心孔的类型及其结构尺寸(摘自GB/T145-2001)
表1.2.2 标准中心孔在图样上的表示法(摘自GB/T4459.5-1999)
1.2.2 零件倒圆与倒角
表1.2.3 零件倒圆与倒角(摘自GB/T6403.4-1986)
1.2.3 砂轮越程槽、插齿退刀槽及刨削、插削越程槽
表1.2.4 砂轮越程槽(摘自GB/T6403.5-1986)
表1.2.5 插齿退刀槽(JB/ZQ4239-1986)
表1.2.6 刨削、插削越程槽
1.2.4 齿轮滚刀外径尺寸
表1.2.7 齿轮滚刀外径尺寸(摘自GB/T6083-2001)
1.2.5 弧型键槽铣刀外径尺寸
表1.2.8 弧型键槽铣刀外径尺寸
1.2.6 T形槽及燕尾槽
表1.2.9 T形槽及相应螺栓头部尺寸(摘自GB/T158-1996)
表1.2.10 T形槽间距及其极限偏差
表1.2.11 T形槽用螺母尺寸
表1.2.12 燕尾槽(摘自JB/ZQ4241-1986)
1.2.7 滚花、分度盘和标尺刻度
表1.2.13 滚花(摘自GB/T6403.3-2008)
表1.2.14 分度盘和标尺刻度(摘自JB/ZQ4260-1986)
1.3 铸件设计结构要素
表1.3.1 铸件最小壁厚(不小于)
表1.3.2 铸造起模斜度(摘自JB/ZQ4257-1986)
表1.3.3 铸造过渡尺寸(摘自JB/ZQ4254-1986)
表1.3.4 铸造外圆角(摘自JB/ZQ4256-1986)
表1.3.5 铸造内圆角(摘自JB/ZQ4255-1986)
表1.3.6 外壁、内壁与肋的厚度
表1.3.7 加强肋的形状和尺寸
1.4 按铸件设计焊接结构
1.4.1 焊接结构的壁厚
1.4.2 钢材的焊接结构示例
表1.4.1 钢材的焊接结构示例
1.5 锻件设计结构要素
表1.5.1 模锻件的锻造起模斜度
表1.5.2 模锻件的最小内外半径
表1.5.3 模锻件肋的高宽比
表1.5.4 模锻件肋的最小距离
表1.5.5 模锻件的凹腔深宽比值的限制
表1.5.6 模锻件的冲孔连皮尺寸
第2章 机械制图
2.1 机械制图一般规范
2.1.1 图样比例
表2.1.1 图样比例(摘自GB/T14690-1993)
2.1.2 图纸幅面和格式
表2.1.2 图纸幅面和格式(摘自GB/T14689-1993)
2.1.3 标题栏和明细栏
2.1.4 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及其编制方法(摘自GB/T4458.2-2003)
2.1.5 图线(摘自GB/T4457.4-2002)
表2.1.3 线型及其应用示例
2.1.6 剖面符号(摘自GB/T4457.5-1984)
表2.1.4 各种材料的剖面符号
2.1.7 常用机构运动简图符号(摘自GB4460-1984)
表2.1.5 运动副
表2.1.6 多杆构件及其组成
表2.1.7 齿轮机构
表2.1.8 带传动与链传动
表2.1.9 凸轮机构
表2.1.10 槽轮机构和棘轮机构
表2.1.11 其他机构及其组件
表2.1.12 联轴器、离合器及制动器
表2.1.13 轴承
2.2 视图(摘自GB/T4458.1 -2002)
2.2.1 GB/T4458.1 -2002的主要变化
2.2.2 绘制视图时的几种画法
2.3 剖视图和断面图(摘自GB/T4458.6-2002)
2.3.1 GB/T4458.6 -2002的主要变化
2.3.2 绘制剖视图和断面图的几种画法及注意事项
2.4 图样画法的简化表示法(摘自GB/T16675.1-1996)
表2.4.1 图样画法的简化表示法示例
2.5 其他机械零件的画法
2.5.1 弹簧表示法(摘自GB/T4459.4-2003)
表2.5.1 螺旋压缩弹簧的画法
表2.5.2 圆柱螺旋拉伸弹簧的画法
表2.5.3 圆柱螺旋扭弹簧的画法
表2.5.4 截锥涡卷弹簧的画法
表2.5.5 碟形弹簧的画法
表2.5.6 装配图中弹簧的画法
2.5.2 弹簧图样格式示例
2.5.3 减速器机件的设计
表2.5.7 减速器机件的设计
2.6 尺寸标注(摘自GB/T4458.4-2003)
2.6.1 标注尺寸的符号及缩写词
表2.6.1 标注尺寸的符号及缩写词
2.6.2 尺寸标注的简化(摘自GB/T16675.2-1996)
表2.6.2 尺寸标注的简化示例
2.6.3 尺寸标注时的注意事项
表2.6.3 斜度和锥度的标注示例
2.7 表面结构(摘自GB/T131-2006/ISO1302:2002代替GB/T131-1993)
2.7.1 概述
表2.7.1 Ra、Rz的数值及补充数值系列值
2.7.2 表面结构完整图形符号的组成及注写
表2.7.2 表面纹理的标注
2.7.3 表面结构要求在图样中的注法
2.7.4 表面结构要求图样标注的演变
表2.7.3 表面结构要求图样标注的演变
2.7.5 公差等级与表面结构的粗糙度数值对照
表2.7.4 公差等级与表面结构的粗糙度数值对照
2.7.6 表面结构的粗糙度选用举例
表2.7.5 表面结构的粗糙度选用举例
第3章 极限与配合
3.1 极限偏差与基本偏差(摘自GB/T1800.2-1998)
3.1.1 极限偏差
表3.1.1 轴的极限偏差值(摘自GB/T1800.3-1998)
表3.1.2 孔的极限偏差值(摘自GB/T1800.4-1998)
3.1.2 基本偏差
3.1.3 标准公差
表3.1.3 标准公差数值(摘自GB/T1800.3-1998)
表3.1.4 配合尺寸公差等级的应用
表3.1.5 加工方法与公差等级的大致关系
3.2 配合
3.2.1 配合制的选用
3.2.2 配合种类的选用
表3.2.1 基孔制优先、常用配合
表3.2.2 基轴制优先、常用配合
3.3 图样上尺寸公差与配合的注法(GB/T4458.5-2003)
3.3.1 尺寸公差注法
3.3.2 在装配图上的配合注法
3.3.3 角度公差的注法
第4章 形位公差
4.1 概述
4.1.1 形位公差是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的统称
……
第5章 机械设计中的常用材料
第6章 连接
第7章 滚动轴承
第8章 润滑密封
第9章 齿轮传动和普通圆柱蜗杆传动
第10章 常用电动机
参考文献
目 录内容简介
常用设计资料与数据、机械制图、极限与配合、形位公差、机械设计中的常用材料、连接、滚动轴承、润滑与密封、齿轮传动和普通圆柱蜗杆传动、常用电动机。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可供高等工科院校、成人教育学院、电视大学、函授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的机械类与近机械类专业的师生做机械设计大作业、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使用,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可供高等工科院校、成人教育学院、电视大学、函授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的机械类与近机械类专业的师生做机械设计大作业、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使用,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比价列表价格走势
公众号、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