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我们如何叙述历史
1.1.2 学科背景——美学与人文科学的研究
1.1.3 课题研究的必然性、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城市设计研究概况与文献综述
1.2.2 国内城市设计研究概况与文献综述
1.2.3 国内外诠释学领域的文献综述
1.3 关于本文的研究
1.3.1 概念释义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论文创新点
1.3.4 主要研究方法
1.3.5 篇章结构框图
第2章 诠释学与诠释理论构成
2.1 诠释学的源与流
2.1.1 从科学主义到人文哲学
2.1.2 诠释学的产生与发展
2.1.3 诠释学的哲学流派
2.2 诠释学理论基础
2.2.1 审美领域的诠释学意义
2.2.2 精神科学的理解问题
2.2.3 以语言为主线的诠释美学
2.3 诠释理论的其他构成
2.3.1 现象学和存在主义
2.3.2 接受理论与接受美学
2.3.3 科学修辞学与科学隐喻
2.3.4 文化与文化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设计的诠释情境
3.1 城市设计的诠释语境
3.1.1 历史性
3.1.2 语言学转向
3.1.3 本体论与方法论
3.2 城市设计的诠释语词
3.2.1 审美体验
3.2.2 间距化
3.2.3 移情作用
3.2.4 审美认同
3.3 城市设计的诠释“语义”
3.3.1 本体论层面
3.3.2 认识论层面
3.3.3 方法论层面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设计的诠释结构
4.1 城市设计诠释的认识论结构
4.1.1 城市设计诠释的主客体结构
4.1.2 城市设计诠释的意义结构
4.1.3 城市设计诠释的循环结构
4.2 城市设计诠释的逻辑结构
4.2.1 城市设计的定律诠释
4.2.2 城市设计的动机诠释
4.2.3 城市设计的功能诠释
4.3 城市设计诠释的审美结构
4.3.1 城市形态化的表层审美结构
4.3.2 城市文本化的中层审美结构
4.3.3 城市表现化的深层审美结构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设计的诠释维度
第6章 城市设计理念层面的意义诠释
第7章 城市设计表意过程的文本诠释
第8章 城市设计创作实践的主体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