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第一节 语法概说
一 语法的意义及特点
(一)语法的含义(二)语法的定义(三)语法术语(四)语法的特点(五)汉语语法的特点
二 语法学的主要内容
(一)语法学的研究对象(二)语法学的研究方法
(三)语法著作的类型
三 语言单位和语法单位
(一)语言单位和语法单位(二)汉语的语法单位
思考和练习
第二节 汉语语法研究概况
一 古代和近代的汉语语法研究
(一)古代的汉语语法研究(二)近代的汉语语法研究
二 现代和当代的汉语语法研究
(一)现代的汉语语法研究(二)当代的汉语语法研究
思考和练习二
第三节 词的构成
一 语素、词根和词缀
(一)语素(二)语素和汉字的关系(三)语素和词的关系(四)语素的分类(五)词根和词缀
二 词的构成
(一)单纯词(二)合成词(三)准词
思考和练习三
第四节 词的语法分类
一 实词和虚词
(一)分类的两个角度(二)分类的标准(三)分类的层级
二 词类划分的标准
(一)意义标准(二)形态标准(三)“依句辨品”标准(四)“词汇·语法范畴”标准(五)语法特点标准
三 词类的设置
(一)各体系的词类设置(二)词类设置的取舍
思考和练习四
四 词类的划分及其特点
(一)实词(二)虚词
五 词的跨类
(一)词的跨类(二)兼类词的词性判定
思考和练习五
第五节 短语
一 短语的特点
(一)名称和范围(二)定义和特点(三)词和短语的区分
二 短语的分类
(一)结构分类的比较(二)短语的结构类型(三)功能分类和其他分类
思考和练习六
三 短语的变换和辨识
(一)短语的变换(二)几种短语的辨识
思考和练习七
四 短语的分析
(一)短语分析的方法(二)短语分析的几点说明(三)短语图解法的讨论
思考和练习八
第六节 句子的分类
一 句子分类概况
(一)定义和分类的矛盾(二)句子分类的混乱(三)句子分类的设想(四)特殊句式
二 句子的功能类型
(一)句子的功能类型(二)不同功能句子的辨识和转换(三)功能类型之间的关系
思考和练习九
第七节 单句
一 单句的分析(上)
(一)句子成分分析法(二)层次分析法(三)几种教学用析句方法
思考和练习十
二 单句的分析(下)
(一)单句和单句成分(二)主谓宾的切分(三)三级成分分析法(四)对几个具体问题的处理(五)单句成分和短语成分的关系(六)几种析句方法的比较(七)三分法的疑难及解释
思考和练习十
三 单句的分类
(一)非主谓句考察(二)单句分类的构想(三)句型示例(四)句式选辑
思考和练习十二
四 单句的运用
(一)病句的性质(二)分析病句的方法
思考和练习十三
第八节 复句
一 复句概说
(一)复句的定义(二)复句的特点(三)复句的分类
二 一重复句
(一)联合复句(二)偏正复句(三)复句意义类型讨论(四)紧缩复句
三 多重复句
(一)多重复句的判定(二)多重复句的分析
四 复句的运用
(一)缺乏联系(二)结构混乱(三)关联失当
思考和练习十四
第九节 句群
一 句群的性质和特点
(一)句群研究概况(二)句群的性质(三)句群的特点
二 句群的类型和运用
(一)句群的类型(二)句群的运用
思考和练习十五
第十节 汉语的歧义现象
一 歧义的性质
(一)多义和歧义(二)歧义的类型(三)歧义的范围(四)歧义的作用
二 消除歧义的方法
(一)语境和情理(二)结构和层次(三)语义的转换
三 歧义的几种特殊形式
(一)数字关系(二)排列组合(三)语境多样
思考和练习十六
第十一节 三个平面与融合语法
一 三个平面的定位及关系
(一)三个平面理论的定位(二)三个平面之间的关系
二 融合语法的构想及运用
(一)融合语法的构想(二)融合语法的运用
思考和练习十七
尾声教学语法和语法教学的再思考
一 教学语法的现状和特点
(一)教学语法的现状(二)教学语法的特点
二 语法教学的意义和实施
(一)语法教学的意义(二)语法教学的实施
思考和练习十八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