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1.1.1 国际贸易、对外贸易与海外贸易
1.1.2 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主要统计分析指标
1.2 国际贸易的分类
1.2.1 按交易标的物的特征划分
1.2.2 按商品移动方向划分
1.2.3 按有无第三者参与划分
1.2.4 按货物运输方式划分
1.2.5 按统计标准划分
1.2.6 按清偿工具划分
1.2.7 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
1.3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趋势
1.3.1 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
1.3.2 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
1.4 中国的对外贸易进程
1.4.1 中国奴隶社会阶段的对外贸易
1.4.2 中国封建社会不同阶段的对外贸易
1.4.3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的对外贸易
1.4.4 新中国对外贸易的建立和发展
1.4.5 改革开放以来外贸的新发展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 国际分I与世界市场
2.1 国际分工
2.1.1 国际分工的类型
2.1.2 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
2.1.3 影响国际分工的因素
2.1.4 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2.2 世界市场
2.2.1 世界市场概述
2.2.2 当代世界市场的构成
2.2.3 世界市场交易形式
2.2.4 当代世界市场的主要特征
2.2.5 世界市场上的商品价格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3.1 重商主义理论
3.1.1 重商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3.1.2 重商主义的发展阶段
3.1.3 重商主义的理论价值与缺陷
3.2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3.2.1 绝对优势理论产生的背景
3.2.2 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假设
3.2.3 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3.2.4 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
3.3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3.3.1 比较优势理论产生的背景
3.3.2 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假设
3.3.3 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3.3.4 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
3.3.5 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3.4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3.4.1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3.4.2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H-O理论的扩展
3.4.3 里昂惕夫之谜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4.1 技术差距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4.1.1 技术差距理论
4.1.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4.2 产业内贸易理论
4.2.1 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产生
4.2.2 产业内贸易的类型和特点
4.2.3 产业内贸易的衡量指标
4.2.4 产业内贸易的理论解释
4.2.5 影响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因素
4.2.6 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评价
4.3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4.3.1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产生
4.3.2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内涵
4.3.3 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简评
本章小结
习题
第5章 国际贸易政策
5.1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5.1.1 国际贸易政策的含义
5.1.2 对外贸易政策的构成
5.1.3 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
5.1.4 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
5.2 国际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5.2.1 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5.2.2 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5.2.3 自由贸易理论与保护贸易理论的关系
5.2.4 保护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5.3 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实践
5.3.1 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保护贸易政策
5.3.2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政策
5.3.3 资本主义垄断初期的超保护贸易政策
5.3.4 二战后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5.3.5 20世纪70年代后的新贸易保护主义
5.3.6 20世纪80年代后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5.3.7 21世纪金融危机后的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本章小结
习题
第6章 国际贸易政策措施
6.1 关税措施
6.1.1 关税的含义
6.1.2 关税的特点
6.1.3 关税的作用
6.1.4 关税的有效保护率
6.1.5 关税的种类
6.1.6 关税的征收方法
6.1.7 征收关税的依据和通关手续
6.1.8 关税的经济效应
6.2 非关税措施
6.2.1 非关税措施的特点
6.2.2 非关税措施的分类
6.2.3 世贸组织对非关税措施的制约
6.3 出口鼓励的政策措施
6.3.1 出口补贴
6.3.2 出口信贷
6.3.3 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
6.3.4 出口信用保险
6.3.5 外汇倾销
6.3.6 促进出口的行政组织措施
……
第7章 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
第8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9章 国际服务贸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