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前言第一篇 基础篇1.信息环境 31.1信息环境概述 31.1.1信息环境及其要素 31.1.2信息生态 51.2社会信息化 81.2.1社会信息化的意义 81.2.2信息化的发展理论 101.2.3信息化水平测度 131.2.4我国信息化建设 151.3信息社会 201.3.1信息社会的标志 201.3.2信息社会的经济 241.3.3数字化环境与虚拟社会 251.3.4信息社会的五大定律 281.3.5信息社会的问题 292.信息与信息媒介 342.1信息 342.1.1信息术语 342.1.2信息的定义 352.1.3信息的特征 382.1.4信息的构成要素 402.1.5信息的测度 432.2信息媒介 482.2.1信息媒介的概念 482.2.2信息媒介的类型 493.信息管理 523.1信息管理概念 523.1.1信息管理的对象 523.1.2对信息管理的认识 543.1.3信息管理与信息资惊管理、知识管理 563.2信息管理原理 593.2.1信息管理的目标 593.2.2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 603.3网络信息管理 653.3.1网络信息管理的问题 653.3.2网络信息管理的措施 664.信息资源管理 674.1信息资惊 674.1.1信息资惊的概念 674.1.2信息资惊的特征 684.1.3信息资惊的划分 704.1.4信息资惊的测度 734.2网络信息资惊 754.2.1网络信息资惊的分类 754.2.2网络信息资惊的特点 774.3数字资惊与内容管理 774.3.1数字资惊的概念与类型 774.3.2内容管理的含义与作用 794.3.3内容管理的类型与流程 804.3.4内容管理工具 83第二篇 技术篇5.信息技术 895.1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 895.1.1信息技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895.1.2信息技术促进经济的网络化和全球化 905.1.3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发展 905.1.4信息技术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915.2信息技术的体系结构 915.2.1信息基础技术 925.2.2信息系统技术 955.2.3信息应用技术 1025.2.4信息安全技术 1035.3信息管理的主体技术 1055.3.1信息输入技术 1055.3.2信息加工处理技术 1075.3.3信息存储与组织技术 1095.3.4信息检索技术 1125.3.5信息传播技术 1165.4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196.信息采集与组织 1216.1信息源与信息采集 1216.1.1信息源概述 1216.1.2信息采集 1236.2信息组织的一般原理 1276.2.1信息组织概念 1276.2.2信息组织的3个层次 1286.2.3信息组织的内容 1306.3分类与主题标引 1316.3.1分类语言与分类标引 1316.3.2主题语言与主题标引 1366.4元数据 1406.4.1元数据的概念?类型与特征 1406.4.2网络信息组织中的元数据及元数据的应用 1426.4.3元数据的发展 1456.5网络信息组织 1496.5.1网络信息组织的原则与主要技术条件 1496.5.2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模式 1506.6信息构建 1586.6.1信息构建的概念 1586.6.2信息构建的两个阶段 1646.6.3信息构建师的职能与来源 1656.6.4信息构建的应用 1677.信息分析与评价 1717.1信息分析概述 1717.1.1信息分析的基本功能 1717.1.2信息分析的主要方法 1727.2信息统计分析 1747.2.1信息统计分析方法的简要发展 1757.2.2信息统计分析方法的原则与一般过程 1757.2.3相关分析方法 1767.3联机分析技术 1777.3.1多维数据分析 1787.3.2多维分析的基本分析动作 1797.3.3联机分析挖掘技术及其应用 1807.4竞争分析 1837.4.1竞争分析的具体方法 1837.4.2几种重要的竞争分析方法 1877.5信息评价 1937.5.1信息评价概述 1937.5.2信息搜集评价 1947.5.3分析成果评价 1978.信息检索与服务 1998.1信息检索 1998.1.1信息检索基础理论 1998.1.2信息检索工具 2078.1.3信息检索语言 2108.1.4大型综合性检索系统 2148.2信息服务 2158.2.1信息服务概述 2158.2.2信息服务对象研究 2178.2.3信息咨询服务 2218.2.4网络信息服务 2259.信息系统 2279.1信息系统概述 2279.1.1信息系统 2279.1.2信息系统的产生与发展 2299.1.3信息系统管理的基本内容 2319.2信息系统开发管理 2329.2.1信息系统建设的项目开发管理 2329.2.2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组织与任务 2349.2.3项目管理的内容 2369.2.4信息系统项目开发管理中的质量管理 2379.2.5文档管理 2399.3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 2409.3.1运行管理的目标和内容 2409.3.2运行管理的组织与人员 2459.3.3运行管理制度与档案管理 2479.4信息系统的维护 2489.4.1系统维护的目的与类型 2489.4.2系统维护的计划与控制 2519.5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2539.5.1信息系统安全概述 2539.5.2影响信息系统安全的因素 2559.5.3信息系统的安全策略 2579.6信息系统绩效管理 2599.6.1信息系统的成功因素分析 2599.6.2信息系统绩效评价方法 261第三篇 应用篇10.信息产业管理 26710.1信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26710.1.1信息产业兴起的背景 26710.1.2信息产业形成的标志 26910.1.3信息产业的发展特点 27110.2信息产业的特征与作用 27210.2.1产业与信息产业 27210.2.2信息产业的特征 27310.2.3信息产业的作用 27510.3信息产业管理 27810.3.1信息产业管理的含义 27810.3.2信息产业管理体制与政策 27810.4内容产业管理 28110.4.1内容产业的内涵与特征 28110.4.2内容产业的体系结构 28510.4.3内容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28810.5信息商品市场管理 29110.5.1信息商品市场的内涵与特征 29110.5.2信息商品市场管理的内容与手段 29511.企业信息管理 29911.1企业信息管理概述 29911.1.1企业信息的构成 29911.1.2企业信息资源的特点 30211.1.3企业信息管理的内容 30311.1.4企业信息管理实施的条件 30611.2企业信息管理的关键技术与组织结构 30811.2.1企业信息管理的关键技术 30811.2.2企业信息管理的组织结构 31511.2.3我国企业信息管理机构现状与发展方向 31911.3企业信息主管 32111.3.1C10的产生及发展 32111.3.2C10的职责 32311.3.3C10的素质 32311.4企业战略信息管理 32411.4.1信息战略与战略信息管理 32411.4.2战略信息管理的特点 32511.4.3战略信息管理过程分析 32612.政府信息管理 33312.1政府信息资源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 33312.1.1政府信息资源的内容构成 33312.1.2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 33812.1.3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33912.2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34112.2.1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起源 34112.2.2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 34312.3电子政务 34512.3.1电子政务的内涵与功能 34512.3.2电子政务的应用模式 35112.3.3电子政务的网络模型 35512.3.4电子政务的业务模型 36012.3.5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 36112.3.6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 36512.4政府门户网站建设 36912.4.1政府门户网站概述 36912.4.2政府门户网站的功能与作用 37112.4.3国外政府门户网站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37412.4.4我国政府门户网站建设 37813.个人信息与信息机构管理 38213.1个人信息管理 38213.1.1个人信息管理的含义与目标 38213.1.2个人信息管理的特点与原则 38413.1.3个人信息管理的内容与实施步骤 38613.1.4个人信息管理的基本技能 38713.1.5个人信息管理的工具 38913.1.6个人信息管理的集大成者一一Mylibrary 39413.2信息机构管理 39613.2.1信息机构的管理职能 39613.2.2信息机构管理的对象 40014.信息人文管理 40414.1信息文化 40414.1.1信息文化的意义 40414.1.2网络文化 40514.1.3信息文化与传统文化 40614.2信息政策 40814.2.1信息政策的概念与内容 40814.2.2国外信息政策 41014.2.3我国信息政策 41314.3信息法律 41514.3.1信息法律的概念 41514.3.2信息立法 41614.3.3国外信息法制建设 41814.3.4我国信息法制建设 42114.4信息伦理 42314.4.1信息伦理 42314.4.2计算机伦理 42314.4.3传播伦理 42414.4.4网络伦理 42514.5信息素养 42714.5.1信息素养 42714.5.2信息素养人 42814.5.3信息教育 429第四篇 理论篇15.信息管理的历史 43515.1信息管理发展分期 43515.1.1国外关于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