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一、GIS是信息技术(IT)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GIS技术的发展趋势
三、GIS技术的产业化
四、GIS技术的应用
§1.2 GIS教育
一、国外GIS教育现状
二、中国的GIS教育
§1.3 GIS软硬件环境
一、GIS的硬件配置
二、GIS软件的特点和组成
§1.4 GIS主要商品化软件
一、ARC/INFOGIS软件
二、GENAMAPGIS软件
三、模块化的GIS环境(MGE,Modular GIS Environment)
四、MapInfo桌面地图信息系统软件
五、MAFPTUDEGIS软件
六、城市之星(CityStar)GIS软件
七、吉奥之星(GeoSta-)GIS软件
八、MAPGIS软件
§1.5 GIS演示与操作实习
一、地理数据可视化
二、操作电子地图
三、地理查询与分析
四、实习
第二章 地图数字化
三、坐标变换的地理意义
§2.2 数字化的方法与步骤
一、确定数字化路线
二、地图预处理
三、设置好数字化设备
四、扫描仪的原理与使用
§2.3 利用ARC/INFO数字化
一、利用.ARC/INFO数字化的基本步骤
二、ARC/INFO数字化过程中的坐标和投影变换
§2.4 手工数字化
一、手工矢量数字化
二、手工栅格数字化
§2.5 空间数据的编辑处理
一、利用ARCEDIT进行数据编辑
二、利用Maplnfo进行数据编辑
三、数字化与编辑过程中的若干技术问题
§2.6 实例分析一屏幕跟踪矢量化
一、准备扫描图像
二、栅格图像配准
三、新建数字化图层
四、屏幕跟踪矢量化地图
§2.7 实习
实习一最小二乘法误差检验
实习二用.Maplnfo对《上海市政区简图》进行屏幕跟踪矢量化
实习三手工矢量和手工栅格数字化
第三章 空间数据结构
§3.1 地理实体及其空间关系
一、地理实体的空间特征及其表示
二、地理实体的空间相互关系
§3.2 矢量数据结构
一、实体型数据结构
二、索引编码
三、拓扑型编码
§.3.3 栅格数据结构
一、游程压缩编码
二、链式数据编码
三、四叉树编码
§3.4 矢量到栅格的数据格式转换
一、由矢量到栅格的数据格式转换
二、由栅格到矢量的数据格式转换
§3.5 空间数据结构的新技术
一、三维数据结构
二、矢栅一体化数据结构
三、动态数据结构
§3.6 实习
实习一手工空间数据编码
实习二利用GIS软件建立空间拓扑数据文件
实习三空间数据文件格式转换编程
第四章 GIS数据模型与数据库
§4.1 ARC/NFO数据模型
一、Coverage及其组成
二、ARC/1NFO中的拓扑定义
三、特征属性数据的管理
§4.2 Maplnfo数据文件组织
一、Maplnfo表
二、Maplnfo工作空间
三、OLE与Maplnfo地图对象
§4.3 GIS中的sQL查询
一、关系数据库与sQL
二、Maplnfo中的SQL查询
§4.4 GIS数据库设计
一、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ER模型(EntityRelationshipModel)
三、地理元数据和数据字典
四、地理信息的分类和编码
§4.5 实习
实习一利用ARC/INFO建立GIS数据库
实习二利用Maplnfo建立GIS数据库,并进行SQL查询
实习三利用ER模型设计GIS数据库
第五章 GlS空间分析技术
§5.1 基本图形运算
一、图形量算
二、包含分析
三、直线段求交
四、图形裁剪
§5.2 缓冲区分析
一、缓冲区的概念与算法原理
二、缓冲区分析实例
三、讨论
§5.3 空问叠置分析原理与操作
一、空间叠置分析的基本步骤
二、ARC/INFO空间叠置分析的原理与操作
§5.4 网络分析
一、网络的组成
二、路径优化与选址问题
三、地理编码
§5.5 栅格数据的空问分析
一、栅格数据空间叠置分析的基本内容
二、ARC/INFO的GRID模块
§5.6 空问分析综合应用实例
一、多伦多市公园分布合理性分析
二、一个伐木公司的决策
§5.7 实习
实习一图形面积和周长量算及多边形内点生成
实习二城市潜力势能缓冲区生成
实习三空间叠置分析
实习四网络路径分析
实习五栅格数据叠置分析
第六章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6.1 DEM的建立
一、:DEM数据采集概述
二、数据处理
三、DEM空间插值(格网化)程序设计
四、一个插值实例计算与程序
§6.2 DEM的应用
第七章GIS应用模型
第八章GIS产品输出
第九章GIS与遥感
第十章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第十一章GIS工程设计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