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文库:老子(汉英对照)
作者:陈鼓应 今译;傅惠生 校注;(英)韦利 英译
出版: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8.5
丛书:大中华文库
页数:293
定价:65.00 元
ISBN-13:9787543820890
ISBN-10:7543820897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九章
  第六十章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二章
  附录
  马王堆汉墓帛书《德道经》甲本
  马王堆汉墓帛书《德道经》乙本
  索引
  注释
  参考书目
  陈鼓应,1935年生,福建省长汀人。1949年前往台湾,台中二中毕业,“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史地学系(未毕业)“国立”台湾大学中文系(未毕业)“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系学士“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1960年考取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师从殷海光、方东美。1963年获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哲学硕士学位。后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讲师、台湾大学副教授。与哲学系讲师王晓波常常批评时政,主张应在校内设立民主墙并鼓励学生运动,引发台湾当局注意。1972年任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员。1973年,因为当局的压力,被调动职务,并自此潜心研究老庄思想,陆续在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老庄相关研究丛书;1974年被台大不续聘。1978年后在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哲学。
  陈鼓应在被台大不续聘一段时间,投入“党外”运动;之后陈鼓应又与陈婉真分别参与1978年的“中央民意”代表增补选,发表《告中国国民党宣言》,而被国民党开除党籍。1979年在台湾创办《鼓声》杂志,任发行人。之后,陈鼓应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校区担任研究员,1984年前往北京大学担任哲学系教授,讲授老庄哲学。1997年台大平反“台大哲学系事件”后,陈鼓应回到台大任教。退休后亦在台大哲学系及文化大学兼课。2003年起于“国立”高雄师范大学经学研究所主讲《道家思想研究》科目。现为“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系兼任教授,文化大学专任教授。
  历任台湾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校区研究员、北京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主编《道家文化研究》学刊。著有:《悲剧哲学家尼采》、《存在主义》、《尼采新论》、《庄子哲学》、《老子注释及评介》、《庄子今注今译》、《黄帝四经今注今译》、《老庄新论》、《易传与道家思想》、《管子四篇诠释》、《耶稣画像》及《周易注释与研究》(与赵建伟合著)、《道家易学建构》、《管子四篇诠释》等。
  《老子》的英译是比较有影响的英译本之一,收入本书时作了一些校订。《老子》,又称《道德经》,道家经典,相传为春秋末期楚国人老聃所著,全书共81章。《老子》是老聃哲学思想的言论集,系统地阐述了老子的宇宙观、政治观和认识论。“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基本范畴,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它独立于任何其他东西之外,而且始终不断地发生变化,周而复始;而“德”则是“道”的展开,是“道”在人生、社会和政治生活中的具体运用。书后附有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