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汉文资料选编
作者:汤用彤 选编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11
丛书:博雅英华·汤用彤学术精选集
页数:450
定价:50.00 元
ISBN-13:9787301177600
ISBN-10:7301177607 
去豆瓣看看    汤用彤先生《印度佛教汉文资料选编》序
  一、原始佛教
  1.《沙门果经》
  2.《梵动经》
  3.《箭喻经》
  4.《五阴譬喻经》
  5.《度经》
  6.《法句经》第三十七
  7.《大缘方便经》
  8.《四姓经》
  二、分部及一切有部
  分部及一切有部之一
  1.《(异部宗轮论)述记》(卷中)
  2.《(异部宗轮论)述记》(卷下)
  分部及一切有部之二
  1.《入阿毗达磨论》(卷上)
  2.《入阿毗达磨论》(卷下)
  3.附录:《(入阿毗达磨论)通解》
  4.《杂心论》摘录
  三、般若空宗
  般若空宗之
  1.《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分別品》
  2.《大般若经(第十会)·般若理趣分》
  3.第十六般若波罗蜜多分之一
  4.第十六般若波罗蜜多分之二
  般若空宗之二
  1.《中论·观因缘品》
  2.《中论·观本住品第九》
  3.《中论·观法品第十八》
  4.《中论·观涅槃品第二十五》
  5.《中论》校勘说明
  6.《百论·破情品》
  7.《百论·破尘品》
  四、经部及其发展
  经部及其发展之一:《成实论》摘抄(一)
  1.论门及立论
  2.三世有无问题
  3.一切有、一切无问题
  4.有中阴、无中阴问题
  经部及其发展之二:《成实论》摘抄(二)
  5.心性本净因客尘故不净问题
  6.有我、无我(有人、无人)问题
  7.根知、识知
  8,成实关于假名之学说
  9.附录:金陵刻经处版本叙文
  经部及其发展之三:《俱舍论》(附《光记》)摘录(一)
  1.无为法
  2.无表色的有无
  3.从眼、耳、鼻谈到蕴、处、界三项假实问题
  4.根见、识见之讨论
  经部及其发展之四:《俱舍论》(附《光记》)摘录(二)
  5.论俱生法之一——色法俱生
  6.论俱生法之二
  (1)心、心所法俱生
  (附录:《成实论·立无数品》)
  (2)论不相应行——得非得
  经部及其发展之五:《俱舍论》(附《光记》)摘录(三)
  7.论不相应行——四相
  (附录:《成实论.不相应行品》)
  8.无为非因非实有
  9.论有表、无表
  经部及其发展之六:《俱舍论》(附《光记》)摘录(四)
  10.论无表之有无
  11.三世有之讨论
  经部及其发展之七:《俱舍论·破我执品》(附《光记》)摘录(五)
  经部及其发展之八:《俱舍论记》卷第九十九、一00
  五、唯识法相学说
  (一)唯识阿赖耶识缘起
  (二)法相百六法
  附录一印度非外道的或关于佛教的资料{备存)
  附录二印度哲学的资料(非外道或有关佛教、另存的)
  附录三存档
  附录四有关资料汇编
  1.关于用彤先生编选《印度佛教汉文资料选编》的说明
  2.佛典举要
  3.汤用彤先生谈印度佛教哲学
  4.汤用彤先生对印度佛教思想的研究
  5.汤用彤有关印度佛教的研究
  6.汤用彤哈佛大学时期宗教学文稿探赜
  7.回忆汤用彤先生的治学精神及其两篇逸稿
  《印度佛教汉文资料选编》整理说明
      汤用彤(1893-1964),字锡予,中国著名哲学史家、佛教史家、教育家、著名学者。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会通中西、接通华梵、博古通今的国学大师之一。汤先生通晓梵语、巴利语等多种语言,熟悉中国哲学、印度哲学、西方哲学,毕生致力于中国佛教史、魏晋玄学和印度哲学的研究。生前出版的著作包括:《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隋唐佛教史稿》、《汤用彤学术论文集》(包括“魏晋玄学论稿”、“往日杂稿”、“康复札记”)、《印度哲学史略》等。
      《印度佛教汉文资料选编》是汤用彤先生的遗稿。汤先生于1954年前后以卡片记录和抄写的材料汇集编选了《印度佛教汉文资料选编》的内容,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李建欣副研究员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强昱教授校点整理。汉文佛经中保存了很多印度佛教的原典,而这些原典的梵文本早已失传,因此具有特殊的史料价值。诚如汤先生所言:“在大藏经中广泛抄集,无论经论或章疏中的有关资料长篇或零片均行编入。目的为今后研究印度哲学者之用,不作任何加工,只于资料注明出处或译者人名年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