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典库:汉乙瑛碑

内容简介
乙荚碑,全称『汉鲁相乙瑛置百石卒史碑』,又称『百石卒史碑气束汉永兴元年(一五三年)立,十八行,满行四十字,无额。原存山东曲阜孔庙,现置曲阜碑苑。此碑记载鲁相乙瑛请在孔庙设置百石卒史,执掌祭祀的公赎。《金石萃编》载,此碑高七尺八寸五分,宽三尺七寸,共十八行,满行四十字。此碑文书风颇谨严,富素朴之趣,是汉隶成熟时期的典型作品,也是后人学习隶书最佳范本之一。清代万经评论此碑称:『字特雄伟,如冠裳佩玉,令人起敬。』翁方纲评其:『骨肉匀适,情文流畅。』何绍基谓之『朴翔捷出,开后来隽丽一门,然肃穆之气自在。』
《乙瑛碑》是汉隶最兴盛时期的典型作品,是八分隶书完全规范化的极致,具备了漠隶的全副表现手法。除了具有汉隶在用笔结字等方面的共性外,还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其用笔不像《张迁碑》那样多方笔,也不像《曹全碑》那样多圆笔,而是多切锋方笔入纸,顿笔圆转出锋,刚柔相济,笔方圆兼备。其章法规矩合度、气象森然,结字匀适调和,深具宗庙之美。后人对此碑评价颇高。
《乙瑛碑》是汉隶最兴盛时期的典型作品,是八分隶书完全规范化的极致,具备了漠隶的全副表现手法。除了具有汉隶在用笔结字等方面的共性外,还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其用笔不像《张迁碑》那样多方笔,也不像《曹全碑》那样多圆笔,而是多切锋方笔入纸,顿笔圆转出锋,刚柔相济,笔方圆兼备。其章法规矩合度、气象森然,结字匀适调和,深具宗庙之美。后人对此碑评价颇高。
比价列表
公众号、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