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序篇
第一节 语文改革和语文规范
一、语文的演变性和稳定性
二、不能革新的语文是没有生命力的
三、没有规范的语文不能成为交际的工具
四、文字改革、语文现代化和语言规划
第二节 当代中国语文工作的分期
一、以语文改革为主的时期(1949-1976)
二、以语文规范为主的时期(1977-2000)
三、实施国家语文发展战略的时期(2001-2007)
第二章 前奏(1892-1948)
第一节 时代呼唤语文改革
一、语文改革的开端
二、西学东渐与语文改革
第二节 从切音字到注音字母
一、明清时期西洋人设计的拼音方案
二、切音字运动的兴起
三、切音字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方案
四、注音字母的议定和推行
第三节 白话文运动
一、梁启超倡导“新文体
二、五四白话文运动
三、“文艺语言的大众化”和“大众语”的讨论
四、新式标点符号的采用
五、改革汉字文本排写款式的倡议
第四节 国语运动
一、国语运动的兴起
二、从“老国音”到“新国音”
三、国语的推行
第五节 国语罗马字和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
一、国语罗马字
二、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
第六节 简体字运动
一、简体字运动的兴起
二、20世纪20、30年代的简体字运动
三、国民政府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
四、简体字运动的发展
第三章 起步(1949-1955)
第一节 确定方针,建立机构
一、讨论文字改革的方针和步骤
二、建立中国文字改革协会
三、建立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
四、设立中共中央文字问题委员会
五、建立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
第二节 推进语文规范化
一、《人民日报》发表短评《请大家注意文法》
二、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纠正电报、报告、指示、决定等文字缺点的指示》,
三、《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
四、《人民日报》发表《语法修辞讲话》
五、公布《标点符号用法》
六、关于民族共同语的讨论
七、关于汉语规范化内涵的讨论
第三节 推进文字改革
一、研制并公布《常用字表》
二、研制《汉字简化方案草案》
三、改革汉字文本的排写款式
四、精简汉字字数的研究
第四节 召开全国文字改革会议
一、会议概述
二、吴玉章的报告《文字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加以改革》
三、张奚若的报告《大力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
四、胡乔木的总结发言
五、《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决议》
第五节 召开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
一、会议概述_
二、罗常培、吕叔湘的报告《现代汉语规范问题》
三、胡乔木的谈话
四、《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决议》
第六节 宣传并落实三项语文工作
第四章 高潮(1956-1959)
第一节 文字改革的三项任务
一、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文字改革工作问题的指示》
二、周恩来作《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的报告
三、吴玉章作《关于当前文字改革工作和汉语拼音方案的报告》
第二节 简化汉字
一、《汉字简化方案》的公布
二、《汉字简化方案》的推行和调整
三、《汉字简化方案》的效果
第三节 整理汉字
一、整理异体字
二、改换生僻地名用字
三、整理通用字
第四节 推广普通话
一、“普通话”名称的确立
二、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
三、成立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机构
四、确定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
五、推广普通话工作逐步展开
六、推广普通话取得的成绩和不足
第五节 制订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
一、制订《汉语拼音方案》的背景
二、制订《汉语拼音方案》的经过
三、《汉语拼音方案》的评价
第六节 继续推进语文规范化
一、贯彻毛泽东主席关于反对党八股和改进文风的指示
二、审订普通话异读词的读音
三、编写《现代汉语词典》
四、拟订《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
第五章 调整(1960-1965)
第六章 挫折(1966-1976)
第七章 拨乱反正(1977-1985)
第八章 新时期(1986-2000)
第九章 实施国家语文发展的战略(2001-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