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碑名帖:木简竹简帛书

内容简介
简帛,即竹木简牍与帛书,是中国古代曾经使用逾两千年的文字载体,直到六戟时才逐渐为纸本所代替。
早在汉晋,巳有竹简出土的记载,而现代的发现,以1901年新疆尼雅的木简为其肇端。1925年,王国维先生在其著名演讲中,将西陲木简列为当时四大发现之一。到70年代以后,简帛重要发现层岀不穷,使简帛的研究形成简帛学这一学科。
马王堆简帛书籍的书写年代,跨度很大,最早的可能是战国末,如旧称『篆书阴阳五行』的帛书《式法》,最晚的则在墓主生活的时代,即汉文帝初年。这段期间,不管是从学术文化的变迁二,辻是从文字演变的历程上来看,都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
就文字演变而言,马王堆简帛相当充分地反映了所谓『隶变』的重大转折。秦书友八体,最普遍使用的是隶书,而早期的隶书尚多含篆意,到文帝时就非常接近传统意味的汉隶了。
早在汉晋,巳有竹简出土的记载,而现代的发现,以1901年新疆尼雅的木简为其肇端。1925年,王国维先生在其著名演讲中,将西陲木简列为当时四大发现之一。到70年代以后,简帛重要发现层岀不穷,使简帛的研究形成简帛学这一学科。
马王堆简帛书籍的书写年代,跨度很大,最早的可能是战国末,如旧称『篆书阴阳五行』的帛书《式法》,最晚的则在墓主生活的时代,即汉文帝初年。这段期间,不管是从学术文化的变迁二,辻是从文字演变的历程上来看,都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
就文字演变而言,马王堆简帛相当充分地反映了所谓『隶变』的重大转折。秦书友八体,最普遍使用的是隶书,而早期的隶书尚多含篆意,到文帝时就非常接近传统意味的汉隶了。
比价列表价格走势
公众号、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