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部分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交通流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1.2 交通流研究的方法和历史
1.3 现代交通流研究的分类
参考文献
第2章 交通流基本概念
2.1 引言
2.2 交通流参数
2.3 交通流参数的测量
2.3.1 固定型采集技术
2.3.2 移动型采集技术
2.3.3 采集技术比较
2.4 车头时距统计分布模型
2.5 交通流基本参数静态关系模型.
2.5.1 特定交通参数值
2.5.2 常见静态关系模型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2部分 宏观模型
第3章 宏观交通流模型
3.1 引言
3.2 LwR模型
3.3 密度梯度模型
3.3.1 常见的高阶密度梯度模型
3.3.2 平衡流量密度关系与拐点
3.3.3 Daganzo的批判
3.4 速度梯度模型
3.4.1 Aw—Rascle模型
3.4.2 Zhang模型
3.4.3 Jiang—Wu—Zhu模型
3.4.4 Xue—Dai模型
3.4.5 特征速度和车辆倒退现象分析
3.4.6 线性稳定性分析
3.4.7 小扰动的发展过程和传播速度
3.5 宏观模型的离散化格式
3.5.1 LWR模型的离散化格式
3.5.2 高阶模型的离散化格式
3.5.3 元胞传输模型
3.6 最新的讨论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4章 混合交通流的宏观模型
4.1 引言
4.2 多车道LWR模型
4.2.1 密度差模型
4.2.2 Laval—Daganzo模型
4.3 多车道高阶模型
4.3.1 Michalopoulos—Beskos-Yamauchi模型
4.3.2 丁ang—Huang模型
4.3.3 Tang—Jiang—wu模型
4.4 多车种LWR模型
4.4.1 等速度模型
4.4.2 等空间模型
4.4.3 等间距模型
4.4.4 Daganzo两车种模型
4.5 多车种高阶模型
4.5.1 Jiang—Wu模型
4.5.2 7ang—Huang—Gao—Shang模型
4.6 其他模型
4.6.1 多车种多车道宏观模型
4.6.2 Michalopoulos二维模型
……
第3部分 微观模型
第4部分 三相交通流理论
第5部分 应用软件系统
第6部分 交通瓶颈的模拟研究和阻塞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