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登 录

午夜拍案惊奇:对话当代悬疑小说家

午夜拍案惊奇:对话当代悬疑小说家
作者:郝卫群,张美华 著
出版:群众出版社 2010.6
页数:195
定价:26.00 元
ISBN-13:9787501445738
ISBN-10:7501445737 去豆瓣看看 
00暂无人评价...
      宋元时期,城市经济发达,以满足市民审美趣味的“说话”艺术日趋兴盛。这种“说话”十分类似于我们今天书馆里的评书。据史料记载当时仅临安一带,有名的艺人九十二名,其中“说话”人占到半数以上,可见其繁盛。“说话”人向听众讲唱故事,事先都有一个记录唱词和故事情节的底稿,后来书会才人们在这个基础上充实改写成适于阅读的书面文字,这就是我国早的白话小说——话本。这真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一种民间的说唱艺术竟然催生了一种文学样式、文学体裁。这令我们今天这些以“说话”——广播为职业的人甚感骄傲。
      当然今天的广播“说话”与宋元时期已不可同日而语,由“说话”先行进步为文字先行,小说创作与出版的繁盛,使得有大量的作品可以为广播“说话”人所选用。然而,以内容的世俗化,语言的口语化为特征的“说话”的市民化特征,仍然与其源头一脉相承,源远流长,这是“说话”的生命力所在。
      北京文艺广播的《午夜拍案惊奇》栏目创办于l999年,作为广播《小说连播》栏目的一个变种,它虽不及《小说连播》树大根深,历史悠久,听众基础好,但自它诞生之日起,便一直继承着“说话”艺术的精髓要义,擎广播平民化之旗,既精耕细作,更大胆图新,历经十年摸索洗礼,业已枝叶繁茂,蔚为大观。《午夜拍案惊奇》目前已成为北京文艺广播全天收听市场份额高的栏目,是FM87.6夜间时段的支柱性栏目。
      《午夜拍案惊奇》是北京广播市场中实现杀书连播类栏目细分的早尝试,开办之初即确立了以4番r出惊悚、悬疑、恐怖、推理小为主的栏目宗旨,与当年名闻遐迩的在东北地区播出的《张震讲故事》栏目同属早一批恐怖文学栏目的试水者。不同之处在于,《午夜拍案惊奇》自诞生之日起就以日播栏目出现,而《张震讲故事》则是每周一次的周播栏目;十年之后,《午夜拍案惊奇》仍然。以高企的市场份额牢固占据着北京文艺广播的夜间时段,而《张震讲故事》已退出广播转向网络发展。十年来,《午夜拍案惊奇》的总播出量接近4000集,总时长接近2000小时,并出版过CD及MP3,而栏目的主要演播者艾宝良的Google总条目已达十几万条,作为一家城市电台的广播栏目,《午夜拍案惊奇》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午夜拍案惊奇》十年的探索,指向的是广播文艺的发展路径。曾几何时,我们的广播文艺频道中活跃着诸多的文学栏目,如诗歌、散文短篇小说、文学知识等,在时代风潮的冲刷淘洗中,它们黯然隐没了。只有长篇小说连播栏目不仅固守了自己原有的领地,而且不断延展、外扩,颇有方兴未艾之势,它们不断细分,彼此互为犄角,相辅相成,重新构建起广播文学栏目的新格局。由此可见,长篇小说较之正统文学的诗歌、散文,更具有大众性,是合乎大众审美趣味的文学样式。
      有数据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篇小说创作持续高产:2000年以前,我国每年长篇小说的产量都在1000部以上,2005年之后,加上网络小说,长篇小说的创作总量已达到3000部。如何在这样庞大的作品总量中遴选出适宜的连播素材呢?在上个世纪初叶,一群文人秉持“文艺的目的是供茶后工余的消闲和消遣,趣味和娱乐是一位的”这般的文学主张而被称为“鸳鸯蝴蝶派”,他们的“茶后工余”和风花雪月曾备受左翼新文化阵营的批判,这场文艺论争的发生自然有其时代背景和政治氛围。社会发展至今日,文艺(文学)的娱乐消闲功能已为大众所认可并广泛接受,而传媒也业已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功能而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大众传媒本位回归,平民立场和大众视角随即成为大众传媒安身立命的基础。在此前提下,如何实现文艺与媒体的良性对接,如何借文学之力提升文艺广播的软实力和竞争力,这恐怕是《午夜拍案惊奇》栏目从另一个维度提示我们广播文艺从业者关注和探寻的。
      在国人漫长的“说话”历史中,《午夜拍案惊奇》正殚精竭虑,力图留下自己的声音。我们在努力——是为序。
比价列表
 商家评价 (6)折扣价格
暂无京东缺货N个月
2天前更新

6
当当缺货N个月
5天前更新
暂无中图缺货N个月
531天前更新

公众号、微信群

缺书网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