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的民族帝国
作者:(德)阿利 著,刘青文 译
出版:译林出版社 2011.1
页数:324
定价:32.00 元
ISBN-13:9787544708340
ISBN-10:7544708349 
去豆瓣看看    第一部分  行动中的舆论政治家
  民族帝国的梦想
  大时代
  大动荡
  民族的统一
  1918年的心灵创伤
  阅读提示
  问题的提出
  历史资料
  受欢迎的独裁
  在崛起的表象背后
  以战争为目的的雅利安化
  对德国人民温和的税收政策
  针对资产阶级的强硬税收政策
  令军方满意的巨额军费支出
  第二部分  征服和压榨
  目标明确的劫掠
  向德国人交纳特别税
  个人支付
  集体征收
  民族战争的胜利
  令希特勒满意的强盗们
  帝国的旧货市场
  实打实的快速救援
  作为主要支柱的西欧
  在比利时的巧取豪夺
  无边界的荷兰
  法国的沉重负担
  在意大利:买了东西不付钱
  作为帝国财政来源补充的东欧
  帝国的奴役劳动
  莫斯科的发行银行
  享受“特供”的德国普通消费者
  第三部分  抢劫犹太人
  国家强盗原则
  通货膨胀和雅利安化运动
  对塞尔维亚的财政援助
  向匈牙利提出的索赔要求
  埃米尔和亨尼·乌尔曼
  为纳粹国防军洗钱
  这边是吉斯林,那边是宪法
  没有没收法令的没收行动
  在法国的统一掠夺
  附庸国的援助款
  斯洛伐克的正义
  保加利亚的战争财政
  罗马尼亚的黄金政策
  黄金的踪迹
  希腊的通货膨胀
  塞萨洛尼基的犹太人
  雅典交易所的黄金
  德国—希腊的沉默
  从罗得岛到奥斯威辛
  第四部分  为了人民的福祉而犯罪
  罪恶之果
  对犹太人的劫杀
  1939年至1945年的战争收入
  投机政策
  悄无声息,而又难以贯彻
  储蓄与信任
  虚拟的战争债务
  国家社会主义
  专业知识与政策
  如在戏中
  种族和阶级意识
  参考文献
  索引
      格茨·阿利    1947年生于海德堡,德国历史学家,法兰克福大学教授,柏林艺术学会亨利希·曼奖获得者,主要研究领域为种族政策、大屠杀以及纳粹德国经济政策。其他著作有:《大屠杀的策划者》、《“最终解决”:对欧洲犹太人的迁移与谋杀》、《权力一精神—幻想:德国思维的一贯性》、《最后一章:屠杀匈牙利犹太人》等等。
      德国民众在二战中的生存状况比战前要好得多,他们把纳粹主义视为未来的生活方式。希特勒知道:“当最穷的人成为德国最忠实的子民,它就会变得无比强大。”因此他用社会福利贿赂了整个德意志民族——以被抢劫了的犹太人和被占领地区的其他民族为代价。
      谁若是不愿谈论数百万普通德国民众在二战中获得的利益,他就没有资格谈论纳粹主义与大屠杀。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