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过程审计
作者:K.H.斯宾塞·皮克特(K.H.Spencer Pickett) (作者), 王义华 (译者)
出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2010.11
丛书:审计新视野丛书
页数:176
定价:28.00 元
ISBN-13:9787565401688
ISBN-10:7565401684
去豆瓣看看 第1章 为什么要有风险管理
1.1 引言
1.2 风险管理框架模型:阶段Ⅰ
1.3 风险管理框架模型:阶段Ⅱ
1.4 风险管理框架模型:阶段Ⅲ
1.5 风险管理框架模型:阶段Ⅳ
1.6 风险管理框架模型:阶段Ⅴ
1.7 小结
第2章 确定风险管理成熟度
2.1 引言
2.2 风险管理成熟度模型:阶段Ⅰ
2.3 风险管理成熟度模型:阶段Ⅱ
2.4 风险管理成熟度模型:阶段Ⅲ
2.5 风险管理成熟度模型:阶段Ⅳ
2.6 风险管理成熟度模型:阶段Ⅴ
2.7 小结
第3章 企业层面的风险管理
3.1 引言
3.2 企业风险管理模型:阶段Ⅰ
3.3 企业风险管理模型:阶段Ⅱ
3.4 企业风险管理模型:阶段Ⅲ
3.5 企业风险管理模型:阶段Ⅳ
3.6 企业风险管理模型:阶段Ⅴ
3.7 小结
第4章 风险容量
4.1 引言
4.2 风险容量模型:阶段Ⅰ
4.3 风险容量模型:阶段Ⅱ
4.4 风险容量模型:阶段Ⅲ
4.6 风险容量模型:阶段Ⅴ
4.7 小结
第5章 控制风险自我评估
5.1 引言
5.2 控制风险自我评估模型:阶段Ⅰ
5.3 控制风险自我评估模型:阶段Ⅱ
5.4 控制风险自我评估模型:阶段Ⅲ
5.5 控制风险自我评估模型:阶段Ⅳ
5.6 控制风险自我评估模型:阶段Ⅴ
5.7 小结
第6章 制定审计方法
6.1 引言
6.2 审计方法模型:阶段Ⅰ
6.3 审计方法模型:阶段Ⅱ
6.4 审计方法模型:阶段Ⅲ
6.5 审计方法模型:阶段Ⅳ
6.6 审计方法模型:阶段Ⅴ
6.7 小结
第7章 虚幻的完美
7.1 引言
7.2 糟糕的实践模型:阶段Ⅰ
7.3 糟糕的实践模型:阶段Ⅱ
7.4 糟糕的实践模型:阶段Ⅲ
7.5 糟糕的实践模型:阶段Ⅳ
7.6 糟糕的实践模型:阶段Ⅴ
7.7 小结
第8章 全面的ERM理念
8.1 引言
8.2 ERM程序模型:阶段Ⅰ
8.3 ERM程序模型:阶段Ⅱ
8.4 ERM程序模型:阶段Ⅲ
8.5 ERM程序模型:阶段Ⅳ
8.6 ERM程序模型:阶段Ⅴ
8.7 小结
附录A 应用ERM诊断工具
K.H.斯宾塞·皮克特(K.H.Spencer Pickett),是英格兰伯克郡国家行政学院内部审计学的课程主任,负责以IIA考试和各种审计技能研讨会为基础的审计人员培训项目。他撰写过若干专著,包括Auditing the Risk Management Process,Auditingfor Managers:The Ultimate Risk Management Tool, Internal Control:A Managers Journey,The Internal Auditor at Work:A Practical Guide to Everyday Challenges Financial Crime Invesrigation and Control,The Internal Auditing Handbook(Second Edition)(所有书籍均由威立出版公司出版)。
译者简介:
王义华,1972年生于辽宁省,管理学(会计学)博士,现任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近年来在《特区经济》等学术期刊上先后发表论文20余篇,并出版学术著作、译著、教材4部。近期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等。
现在,风险管理成为主流公司日常事务的一部分,它触及各种类型组织的所有方面。审计师必须密切关注风险:关于经营的风险、关于执行官的风险、关于利益相关者的风险。《风险管理过程审计》包含了所有适用于审计师的风险管理的最新进展,包括COSO新颁布的企业风险框架。
《风险管理过程审计》包括
作者原创的风险图和过程模型,该图和模型解释了整个审计框架的主题在哪里以及主题如何适应审计框架。
适用于审计师的风险管理的最新进展。
透视了企业风险管理如何影响内外部审计师的责任。
在《风险管理过程审计》的指导下,学会驾驭你的组织在现在和将来所面临的风险吧!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