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教育思想探索书系:符号消费与青少年身份认同
作者:班建武 著
出版: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11
页数:185
定价:24.00 元
ISBN-13:9787504149350
ISBN-10:7504149357
去豆瓣看看 绪论/1
第一章 身份认同:青少年符号消费的所指空间
一、符号消费与青少年个体认同/34
(一)符号消费与青少年的自我认同/35
(二)符号消费与青少年的角色认同/48
二、符号消费与青少年社会认同/59
(一)符号消费与青少年同辈群体认同/61
(二)符号消费与青少年阶层认同/67
(三)符号消费与青少年民族(国家)认同/77
第二章 信息、时尚、空间:青少年符号消费的能指世界
一、符号消费的信息载体与青少年身份认同/84
(一)符号消费信息的商业化与青少年身份认同/85
(二)符号消费信息的开放性与青少年身份认同/89
(三)符号消费信息的影像化与青少年身份认同/93
(四)符号消费信息的“内爆”与青少年身份认同/96
二、符号消费的时尚性与青少年身份认同/100
(一)符号消费时尚的流动性与青少年身份认同/102
(二)符号消费时尚的先锋性与青少年身份认同/107
三、符号消费的空间特征与青少年身份认同/112
(一)消费空间的符号化与青少年身份认同/113
(二)符号消费的空间化实践与青少年身份认同/116
(三)符号消费空间的脱域化与青少年身份认同/121
第三章 流行文化或亚文化:青少年符号消费的意指内涵
一、流行文化范畴下的青少年符号消费/126
(一)形式高于内容:青少年符号消费中能指的狂欢与身份认同内涵的贫瘠/127
(二)流行文化的肯定性:青少年符号消费及其身份认同的犬儒性/133
二、亚文化指向下的青少年符号消费/136
(一)亚文化“习性”和“感觉结构”:青少年符号消费对
主流身份的疏离/138
(二)亚文化资本化:青少年符号消费及其身份认同的商业收编/144
第四章 身份认同与符号消费:青少年文化母题的当代表征及功能
一、身份认同:青少年文化中的母题及其当代特征/150
(一)青少年文化母题的基本内容/151
(二)青少年文化母题形态的嬗变及当代特征/154
(三)符号消费为何成为青少年文化母题的当代表征/158
二、符号消费:青少年文化的美学功能及教育意义/160
(一)符号消费的美学功能/161
(二)符号消费美学功能的教育意义/163
结语/168
附录访谈提纲/176
参考文献/178
致谢/184
班建武,广西平果县人。1998—2002年就读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2002—2008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2006年7月一2010年6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出站后留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要从事德育原理、青少年文化、学校德育诊断等方面的研究。已在《中国教育学刊》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10余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目前正主持教育部、北京市两项省部级重点课题研究。
《符号消费与青少年身份认同》以文化研究为方法论,通过文献研究、文本分析以及访谈和观察等方法,对青少年消费进行符号学层面的分析和解读,着力探寻构成“青少年符号消费”这一文本的所指空间、能指世界及其意指内涵,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对于青少年成长以及学校教育的意义,进而为青少年工作和学校德育提出建议。全书最后阐释了文化研究作为一种方法论对教育研究的“扩容”和“越界”所具有的意义。
《符号消费与青少年身份认同》可为青少年研究、德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等领域,了解当前大众文化与青少年成长、大众文化与学校教育的关系以及当代青少年文化的特征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