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的宣导抚慰功能研究
作者:谭昆智 主编
出版: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0.12
丛书:公共传播学文库·研究系列
页数:352
定价:49.80 元
ISBN-13:9787306038104
ISBN-10:7306038109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传播与心理的关系
第一节 从发展历史看传播与心理的关系
一、从学科发展看传播与心理的关系
二、从传播学研究看传播与心理的关系
第二节 从传播内容看传播与心理的关系
一、从传播者与受众看传播与心理的关系
二、从传播效果看传播与心理的关系
第三节 从大众传播看传播与心理的关系
一、内向传播和人际传播的心理研究
二、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的心理研究
三、大众传播中的心理学研究
第四节 从传播心理看传媒的宣导抚慰功能
一、传播心理学相关理论
二、传媒对公众情绪的宣泄、引导与抚慰功能
三、从传播者和受众角度看传媒的宣导抚慰功能
第二章 传媒与公众情绪
第一节 传媒新概念分析
一、新媒体时代的传媒机关报概念
二、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进程
第二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一、情绪和情感的内涵
二、情绪、情感和需要
三、情绪、情感的联系和区别
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一、情绪和情感的形态
二、情绪和情感的表达
第四节 情绪领域的影响
一、定位的目标
二、凝聚的民意
三、释放的情感
第五节 传媒与公共情绪
一、突发事件与稳定民心
二、传媒在汶川大地震中的宣导和抚慰功能
三、媒体在汶川大地震中所表现的宣导与抚慰作用
四、灾难前媒体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第三章 传媒与社会认知
第一节 传媒与社会认知的关系
一、解读社会认知
二、传媒与社会认知的内在联系
第二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理论
一、解读归因理论
二、学会正确归因
第三节 第三者效果理论的社会心理分析
一、解读第三者效果理论
二、传媒报道的认知模式
三、典型报道的社会心理分析
第四节 事件剖析
[拓展分析一]:“袖珍妈妈”现象与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
[拓展分析二]:媒介应该成为社会公器
[拓展分析三]:三鹿奶粉事件与消费媒体的社会责任
第四章 传媒与角色理论
第一节 传媒与社会角色的关系
一、角色理论来源
第五章 传媒与态度形成
第六章 传媒对公共情绪的宣导功能
第七章 传媒对公共情绪的抚慰功能
第八章 新旧媒体互动的宣导抚慰功能
第九章 博客与播客对受众情绪的功能
第十章 从海外案例分析传媒对公共情绪的影响
参考文献
谭昆智 中山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公共关系学、传播学、市场营销学、组织文化等方面的教学、研究与开发工作。在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理论著作8本;主编公关教材5本;参编公关专业有关教材8本。2006年5月荣获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学术委员会颁发的“中国公关教育20年突出贡献奖”。承担并完成教学、科研课题多项。
《传媒的宣导抚慰功能研究》在系统梳理关于传媒功能研究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当今中国的社会现实,提出了传媒的宣导抚慰功能说。从心理、公众情绪、社会认知、角色理论、学习理论和态度展开:它是传媒对公共情绪的宣导抚慰功能的基础理论。强调宣导抚慰功能是一把“双刃剑”。因此,本研究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学术创新性,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