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论
第一节 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盛
文学自觉的标志 从人物品评到文学品评 从文体辨析到总集的编纂 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 新的文学思潮
第二节 动乱中文人的命运与文人的风尚
乱世与乱世文学 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 药与酒:生死主题、求仙主题、隐逸主题
第三节 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下的文学创作
士族与庶族的对立 寒士的不平 文学家族 宗族与伦理
第四节 玄学对文学的渗透
摆脱两汉经学的束缚 自然与真 言意与形神 魏晋风流:颖悟旷达真率之美 从玄言到理趣
第五节 佛教与佛经翻译对文学的影响
佛教的传入与佛经的大量翻译 文人与佛教 佛教对文学的影响:想象世界的丰富 故事性的加强、四声的发现、词汇的扩大、文学观念的多样化
第六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建安、正始文学 两晋文学 南北朝文学 魏晋南北朝 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一章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第一节 曹操与曹丕
学习汉乐府结出的硕果 曹操的文坛领袖地位 曹丕与七言诗
第二节 曹植
政治悲剧与诗歌才华的展现 骨气奇高、辞采华茂 五言诗的发展 后世诗人的认同
第三节 王粲、刘桢及蔡琰
“七子之冠冕”王粲 仗气爱奇的刘桢 陈琳、阮璃等蔡琰与《悲愤诗》
第四节 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政治理想的高扬 人生短暂的哀叹 强烈的个性表现浓郁的悲剧色彩
第五节 阮籍、嵇康与正始诗歌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阮籍《咏怀》:政治抒情组诗的出现 苦闷与旷达 渊永的滋味与隐约曲折的风格 嵇康与应璩的诗
第二章 两晋诗坛
第一节 陆机、潘岳与太康诗风
政治旋涡中诗人们的浮沉 逞才成为创作的目标 繁缛:太康诗风的特征
第二节 左思、张协与刘琨
咏史诗的渊源与特征 寒士的不平与抗争 典以怨的诗风与建安风骨的再现 张协兄弟的诗 刘琨的诗
第三节 郭璞的游仙诗
游仙诗溯源 乖远玄宗与坎凛咏怀 文采富艳寄托高远
第四节 王羲之与兰亭唱和
《兰亭集序》与兰亭诗 兰亭诗的主题及审美价值 文人雅集、诗酒唱和及其对后代的影响
第五节 孙绰、许询与玄言诗
东晋文人的心态 玄释合流 心隐与适意:因循自然与玄理的阐发
第三章 陶渊明
第一节 陶渊明的人生道路与思想性格
以辞彭泽令为界的前期与后期 仕与隐的选择 贫与富的交战 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 魏晋风流的代表
第二节 陶渊明的田园诗及其他
陶诗题材的分类 中国文学的新题材:田园诗 咏怀诗与咏史诗对前人的继承与发展 行役诗中表现的苦闷 赠答诗中表现的深情
第三节 陶诗艺术及其渊源
自然:陶诗的总体艺术特征 日常生活的诗化 情景事理的浑融 平淡中见警策 朴素中见绮丽 陶诗的艺术渊源
第四节 陶渊明的散文与辞赋
《五柳先生传》中的自我形象 《归去来兮辞》与文学中的回归主题 《桃花源记》的理想模式
第五节 陶渊明的典型意义
诗人陶渊明的被发现 士大夫的精神家园 不为五斗米折腰 酒与菊
第四章 南北朝民歌
第一节 南朝民歌与吴、楚风情
吴歌与西曲 水乡景物与市井气息 女性的吟唱 清丽缠绵的情调 修辞特点 《西洲曲》
第二节 北朝民歌与北朝各民族的风习
北方的景色与以鲜卑为主的各民族风习 社会题材的多方面表现 直率朴素、刚健豪放 《木兰诗》
第五章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第一节 谢灵运所开启的新风与山水诗的兴盛
从山水中寻找人生的哲理与趣味 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从写意到摹象 从启示性到写实性 谢灵运的山水诗及其地位 山水诗在南朝的兴盛
第二节 鲍照及其创新
寒士的呼声 奇矫、凌厉、险俗的风格 对七言诗的贡献
第六章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第一节 沈约、谢朓与永明体
永明体的兴起 声律:诗歌创作中新的追求 沈约的诗歌谢朓的诗歌 阴铿、何逊等
第二节 齐梁诗人集团
门阀制度下的家族文学 士族优势的衰落与皇权中心的形成以宫廷为中心的诗人集团的形成 诗人集团的三个中心:南齐竟陵王萧子良,梁代萧衍、萧统,萧纲 诗人集团的活动方式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第三节 从市井到宫廷
南朝民歌从市井进入宫廷 流行音乐的变化对诗风的影响宫体诗:对女性的审美观照 女性生活、容貌、体态、服饰与器物的描写 爱情心理的刻画 辞藻与声色 感官的刺激
第七章 庾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
第一节 北朝文化与文学
北魏孝文帝与北朝文坛的复苏 仿古与趋新:西魏、北周文坛概况
第二节 南北文风的交融
政治对峙与文化多元 南北文风交融的途径
第三节 庾信文章 老更成
前期诗艺的养成 乡关之思的内容与表现 承前启后的地位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
第一节 别开生面的魏晋文坛
“以气质为体”与“以情纬文” 曹操的教令 曹丕兄弟的书札 《登楼赋》与抒情小赋的繁盛 论辩文的勃兴
第二节 南朝美文的衍化
世重文翰 元嘉三大家 范晔史论 《文心雕龙》的骈文艺术 齐梁新变之风 诗体赋与写景文
第三节 《水经注》与《洛阳伽蓝记》
《水经注》:不以南北为鸿沟 “集六朝地志之大成” 尽自然之趣 《洛阳伽蓝记》:学术与文学上的个性 故都伽蓝的双重象征性 整饬与散行兼美的文风
……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绪论
第一章 南北朝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第二章 盛唐的诗人群体
第三章 李白
第四章 杜甫
第五章 大历诗风
第六章 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诗人
第七章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第八章 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第九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第十章 晚唐诗歌
第十一章 李商隐
第十二章 词的初鐊及晚唐五代词
文学史年表
研修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