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1.1 概述
1.1.2 仪器分析的分类及特点
1.1.3 仪器分析的发展过程
1.2 计算机与分析仪器
1.2.1 计算机对仪器分析发展的促进作用
1.2.2 分析仪器中的计算机应用技术
1.3 分析仪器的信息评价与处理
1.3.1 信息和熵
1.3.2 分析化学实验中信息量和熵
1.3.3 分析仪器的最大信息量
1.3.4 仪器的效率和剩余度
思考题与习题
第二章 电化学分析法
2.1 电化学分析法概述
2.2 电位法
2.2.1 电位法的基本原理
2.2.2 离子选择性电极
2.2.3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特性
2.2.4 电位分析方法及应用
2.3 电重量法与库仑法
2.3.1 电重量法
2.3.2 库仑法
2.3.3 库仑滴定
2.3.4 微库仑分析技术
2.4 伏安法
2.4.1 极谱法的基本原理
2.4.2 现代极谱分析方法介绍
2.4.3 溶出伏安法
2.4.4 循环伏安法
2.5 电化学分析专题
2.5.1 化学修饰电极
2.5.2 生物电化学分析
2.5.3 光谱电化学分析
思考题与习题
第三章 色谱理论基础与气相色谱法
3.1 色谱法概述
3.1.1 色谱法的特点和分类
3.1.2 色谱基本参数与色谱曲线的表征
3.2 色谱理论基础
3.2.1 气相色谱分离过程中的基本关系式
3.2.2 塔板理论
3.2.3 速率理论
3.2.4 分离度
3.3 气相色谱仪
3.3.1 气相色谱仪结构流程
3.3.2 气相色谱固定相
3.3.3 气相色谱检测器
3.4 气相色谱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
3.4.1 色谱柱及使用条件的选择
3.4.2 载气种类和流速的选择
3.4.3 其他操作条件的选择
3.5 色谱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5.1 色谱定性鉴定方法
3.5.2 色谱定量分析方法
3.6 气相色谱应用技术
3.6.1 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
3.6.2 裂解气相色谱分析
3.6.3 顶空气相色谱分析
3.6.4 二维气相色谱分析
思考题与习题
第四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4.1 高效液相色谱的特性
4.2 高效液相色谱仪
4.2.1 高效液相色谱仪与流程
4.2.2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主要部件
4.3 液相色谱的固定相与流动相
4.3.1 液相色谱的固定相
4.3.2 液相色谱的流动相
4.4 液相色谱中的主要分离类型
4.4.1 液一固吸附色谱
4.4.2 液一液分配与化学键合相色谱
4.4.3 离子交换色谱
4.4.4 离子对色谱
4.4.5 空间排阻色谱
4.4.6 亲和色谱
4.5 液相色谱分析条件的选择
4.5.1 一般条件选择
4.5.2 分离类型选择
4.5.3 流动相的选择
4.6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
4.6.1 高效液相色谱的分析应用
4.6.2 制备型液相色谱
4.7 离子色谱法
4.7.1 离子色谱法的基本原理与特点
4.7.2 离子色谱流程与装置类型
4.7.3 离子色谱法的应用
4.8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4.8.1 超临界流体色谱的特点与原理
4.8.2 超临界流体色谱仪的结构流程
4.8.3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的应用
思考题与习题
第五章 毛细管电泳
5.1 毛细管电泳的基本原理
5.1.1 概述
5.1.2 毛细管电泳基本原理
5.2 毛细管电泳仪
5.2.1 毛细管电泳仪的基本结构与流程
5.2.2 进样系统
5.2.3 检测器
5.3 毛细管电泳的分离模式
5.4 影响分辨率的因素及操作条件选择
5.4.1 工作电压的选择
5.4.2 毛细管选择与温度控制
5.4.3 毛细管电泳中的电解效应及分离介质的选择
5.5 毛细管电泳的应用
5.5.1 离子化合物的分析
5.5.2 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
5.5.3 在手性化合物分离中的应用
思考题与习题
第六章 原子光谱法
第七章 X射线光谱法和表面分析法
第八章 分子发光分析法
第九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第十章 红外光谱法和激光拉曼光谱法
第十一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第十二章 质谱法
第十三章 流动注射分析与微流控芯片
主要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