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传播思想散论

目 录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的确没有传播学,近代、现代也都没有。直到当代,具体说是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从国外引进来,至今仍处于引进阶段。特别是近几年,以何道宽教授为代表的一批翻译家,正在不停翻译出版越来越多的国外传播学经典著作,为中国传播学建设做出了大量有益的基础性工作。
但是,国情不同,体制不同,思维方式不同,价值取向不同,术语名词不同,表述习惯不同,读者要求及社会需求更有不同,中国一定要尽快建设有自己文化特色的传播学学科。惟其如此,才能?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学学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并最终在世界传播学界获取发言权利和对话资格。
没有传播学不等于没有传播思想。传播是人类的基本行为,有人在,就有传播活动发生;有传播活动,就有对传播现象的关注与研究,就有传播思想。中国古代传播思想只是处于散落状态,没有构成学科知识体系。而中国文明史泱泱五千年,必有大量的传播思想,急需我们爬疏整理。
本书立足西方传播学的研究视角,就老、庄二人的传播思想与主张,抢先做一番整理的尝试,力求细致、具体、深入、清晰。之所以选择老庄,除?个人爱好外,还因其思想深刻,文本简洁,其中很多俗语、成语、典故、警句,精彩纷呈,国人耳熟能详,且多与西方当代传播思想暗合,令人惊喜迭起。
在研究方法上,本书以述为主,重在解说。多引入当前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是为了实现“浅出”,因为老庄思想原本就以深入浅出为特征。间有议论辩驳,不过是为了增加可读性,因为老庄原本就不主张争辩,只主张议论。此外,本书还致力于老庄传播思想与西方学术思想的对接与碰撞,因为物理学家海森堡说过:“科学扎根于交流,起源于议论。”
但是,国情不同,体制不同,思维方式不同,价值取向不同,术语名词不同,表述习惯不同,读者要求及社会需求更有不同,中国一定要尽快建设有自己文化特色的传播学学科。惟其如此,才能?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学学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并最终在世界传播学界获取发言权利和对话资格。
没有传播学不等于没有传播思想。传播是人类的基本行为,有人在,就有传播活动发生;有传播活动,就有对传播现象的关注与研究,就有传播思想。中国古代传播思想只是处于散落状态,没有构成学科知识体系。而中国文明史泱泱五千年,必有大量的传播思想,急需我们爬疏整理。
本书立足西方传播学的研究视角,就老、庄二人的传播思想与主张,抢先做一番整理的尝试,力求细致、具体、深入、清晰。之所以选择老庄,除?个人爱好外,还因其思想深刻,文本简洁,其中很多俗语、成语、典故、警句,精彩纷呈,国人耳熟能详,且多与西方当代传播思想暗合,令人惊喜迭起。
在研究方法上,本书以述为主,重在解说。多引入当前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是为了实现“浅出”,因为老庄思想原本就以深入浅出为特征。间有议论辩驳,不过是为了增加可读性,因为老庄原本就不主张争辩,只主张议论。此外,本书还致力于老庄传播思想与西方学术思想的对接与碰撞,因为物理学家海森堡说过:“科学扎根于交流,起源于议论。”
比价列表
公众号、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