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证据法专论
作者:刘树洁 主编
出版: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1.1
丛书:厦门大学司法制度研究丛书
页数:382
定价:38.00 元
ISBN-13:9787561531006
ISBN-10:7561531001
去豆瓣看看 出版说明
丛书总序
绪论
一、美国司法制度的历史发展
二、现行司法体制
三、证据制度
四、律师与法律援助
五、民事诉讼程序
六、刑事诉讼程序
第一章 证据制度概述
一、证据法及其渊源
二、证据的种类
三、证据的采用标准
四、法官与陪审团的职能
五、司法认知
第二章 证据的相关性与可采性
一、证据的相关性
二、证据的可采性
三、可采性规则与陪审制
四、两点疑问
第三章 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
一、证明责任概述
二、证明责任的分配
三、推定与证明责任
四、证明标准
第四章 证人制度
一、证人制度概述
二、证人的作证能力
三、证人的可信性
四、特免权制度
五、专家证人
第五章 专家证据
一、专家证据制度概述
二、专家证据的开示
三、专家证据可采性的判断
四、专家证据的质证
五、专家证人的责任
六、专家证据制度面临的挑战
第六章 传闻证据规则
一、概述
二、传闻与非传闻
三、传闻的例外
四、传闻证据规则的未来
第七章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一、概述
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宪法依据
三、非法证据的排除程序
四、非法证据排除程序所适用的程序范围
五、毒树之果理论及其例外
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发展趋势
第八章 证据开示
一、证据开示概述
二、证据开示的规则
三、证据开示的方法
四、域外证据开示
第九章 交叉询问
一、概述
二、交叉询问的种类
三、交叉询问的内容
四、交叉询问的程序
……
第十章 余论
附录一 外国民事诉讼规则研究
附录二 英美证据法规范发展趋势研究
齐树洁,男,河北武安人,1954年8月生。1972年12月自福建泉州一中应征入伍,1978年4月从新疆军区某部退役。1982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90年8月毕业于厦门大学民商法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03年11月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诉讼法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曾在西南政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台湾中山大学、菲律宾Ateneo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德国Freiburg大学、巴黎第二大学研修和访问。现为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
证据法是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利用大量的中英文资料,从论述美国司法制度的历史渊源、基础理念入手,介绍美国证据法的基本原理、运作状况、改革动态和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证据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全书分为十章,包括概述、证据的相关性与可采性、证明责任、证明标准、证人制度、专家证据、传闻证据、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证据开示、交叉询问等。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