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前言
第1章 UG NX 7.5简介和CAM模块的功能概述
1.1 UG NX 7.5简介
1.2 UG CAM模块
1.2.1 UG NX 7.5 CAM功能模块介绍
1.2.2 与UG CAM相关的其他模块
1.3 UG CAM的环境设置和功能操作方法
1.3.1 UG CAM的界面操作
1.3.2 UG CAM的鼠标操作
1.3.3 UG CAM加工环境设置
1.4 UG CAM的加工流程示意和操作的管理方式
1.4.1 UG CAM的功能术语解释
1.4.2 UG CAM创建加工的步骤流程
1.4.3 UG CAM的加工操作界面
1.5 UG NX 7.5和UG CAM的新增功能
1.5.1 UG NX 7.5的新增功能
1.5.2 UG CAM的新增功能
第2章 UG CAM加工操作的参数设置
2.1 UG NX 7.5 CAD与CAM的关系
2.2 UG CAM的加工术语
2.3 UG NX 7.5的坐标系
2.4 UG CAM操作导航器的应用
2.4.1 操作导航器的内容
2.4.2 加工操作和路径的状态标记
2.5 UG CAM非切削参数设置
2.5.1 进刀
2.5.2 退刀
2.5.3 进刀控制点
2.5.4 避让
2.6 UG CAM公用切削参数设置和机床控制
2.6.1 步距
2.6.2 机床控制
2.6.3 选项
2.6.4 拐角
2.6.5 切削进给和速度
2.7 刀轨可视化仿真与机床仿真
2.7.1 刀轨可视化仿真
2.7.2 机床仿真
2.8 刀具的管理
2.8.1 刀具创建
2.8.2 铣刀的参数设置
2.8.3 指定刀轴
2.9 后置处理
2.9.1 车间文档
2.9.2 后处理
第3章 平面铣加工
3.1 平面铣概述
3.1.1 平面铣特点
3.1.2 平面铣操作子类型
3.2 平面铣削几何体
3.2.1 新建几何体
3.2.2 几何体类型
3.2.3 边界几何体
3.3 平面铣削的参数设置
3.3.1 平面铣削的操作参数设置
3.3.2 平面铣削的切削参数设置
3.4 平面铣削加工实例
3.5 面铣削操作的创建和参数设定
3.5.1 面铣削介绍
3.5.2 面铣削几何体
3.5.3 新建几何体
3.5.4 面铣削的操作参数
3.5.5 面铣削的切削参数
3.6 面铣削加工实例
第4章 型腔铣和Z-级铣削
4.1 轮廓成形铣所包含的子类型
4.2 UG CAM型腔铣的操作设置
4.2.1 型腔铣的子操作类型
4.2.2 型腔铣几何体
4.3 型腔铣的参数设置
4.3.1 型腔铣切削层设定
4.3.2 型腔铣的切削参数
4.4 型腔铣加工实例
4.5 Z-级铣削的创建和参数设定
4.5.1 Z-级铣削介绍
4.5.2 创建深度加工轮廓铣
4.5.3 深度加工轮廓铣的操作参数
4.5.4 深度加工轮廓铣的切削参数
4.6 深度加工轮廓铣加工实例
第5章 固定轴轮廓铣削加工
5.1 固定轴轮廓铣的创建和参数设定
5.1.1 固定轴轮廓铣
5.1.2 固定轴轮廓铣削几何体
5.1.3 固定轴轮廓铣驱动方法
5.1.4 固定轴轮廓铣操作参数
5.1.5 固定轴轮廓铣削的切削参数
5.2 固定轴轮廓铣削加工实例
第6章 UG CAM点位加工
6.1 点位加工
6.1.1 点位加工操作子类型
6.1.2 点位加工刀具子类型
6.2 点加工几何体
6.2.1 创建点加工几何体
6.2.2 指定孔
6.2.3 指定部件表面
6.2.4 指定部件底面
6.3 点位加工参数设置
6.3.1 点到点加工的操作参数
6.3.2 点到点加工的循环参数
6.3.3 Cycle深度
6.4 点位加工实例.
6.4.1 中心孔的加工
6.4.2 固定循环钻孔
第7章 UG CAM综合加工实例
7.1 综合加工实例1
7.1.1 模型分析
7.1.2 设定平面铣操作
7.1.3 模型粗加工(平面铣)
7.1.4 精加工侧壁(平面铣)
7.1.5 精加工底面(面铣削区域加工)
7.1.6 刀路过切检查
7.1.7 后处理
7.2 综合加工实例2
7.2.1 模型分析
7.2.2 设定型腔铣操作
7.2.3 模型粗加工(型腔铣)
7.2.4 模型二次开粗(剩余铣)
7.2.5 模型精加工(等高铣)
7.2.6 精加工顶面(面铣削区域)
7.2.7 精加工底面(面铣削区域)
7.2.8 刀路过切检查
7.2.9 后处理
7.3 综合加工实例3
7.3.1 模型分析
7.3.2 设定型腔铣操作
7.3.3 模型粗加工(型腔铣)
7.3.4 模型半精加工(等高铣)
7.3.5 模型精加工(固定轮廓铣)
7.3.6 模型清根加工(清根参考刀具)
7.3.7 精加工底面(面铣削区域)
7.3.8 中心孔的加工(点钻)
7.3.9 固定循环钻孔(钻)
7.3.10 刀路过切检查
7.3.11 后处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