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绪言
一 教化与工夫一个解读儒学的视角
二 本文的研究目标与写作思路
第一章 王阳明的作圣之路及其工夫论的形成
第一节 青年时期的作圣之功
一 圣人志向的确立和践行
二 出入佛、老的影响
三 归正圣贤之学及初论作圣工夫
第二节 龙场悟道
一 龙场悟道的环境
二 从《五经臆说》看所悟道的理论内涵及其工夫意义
第三节 从龙场悟道到悟致良知之旨
一 为学的进境
二工夫论的演化、完善
第二章 成德之教阳明心学工夫论的旨趣
第一节 学贵“自得”
第二节 心性与义理
一 心即性,性即理对本心即善的形上说眇
二 心外无理、心外无物至善本心的发用呈
三 成已成物良知灵明是实现原理
第三节 道德与知识
一 成德与求知
二 内圣与外王
第三章 工夫进路实现德性教化的途径
第一节 才质气性与工夫进路
一 孔、孟、《中庸》之理论先导
二 宋儒的分歧
三 阳明的观点
第二节 四句教所示工夫的两种进路
一 四句教及其首句释义
二 由心、意、知、物关系看四无与四有两种工夫进路
第三节 两种进路的会通
一 相取为用
二 致良知的精_王夫
第四章 工夫的具体展开教化的实现过程
第一节 立志
一 立志的意义
二 如何立志
第二节 静中工夫
一 静悟性体
二 静中省察克治
第三节 事上工夫
一 事上磨炼工夫的意义
二 事上磨炼工夫的应用
第四节 动静合一
结语 于工夫教化中所见本体阳明心学本体论的理论特色
附录 从工夫论视角看戴震对宋明理学的反思及其得失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