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1 现实世界中的企业多元化与归核化
1.2 几个需要辨析的重要概念
1.2.1 资源、能力与资产
1.2.2 能力与竞争力
1.3 本书的逻辑框架与主要内容
1.4 本书的主要特点
第二章 多元化与归核化理论回顾和评述
2.1 企业多元化理论文献与评述
2.1.1 经典理论文献回溯
2.1.2 动因研究文献回溯
2.2 企业多元化实证研究文献与评述
2.2.1 多元化水平与经营绩效的测度
2.2.2 实证研究文献及其评述
2.3 企业归核化理论文献与评述
第三章 企业资源、能力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3.1 企业能力理论的演进与资源基础理论的兴起
3.1.1 企业能力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3.1.2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的兴起及其与能力理论的演进关系
3.1.3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对于现代企业理论的创新和拓展
3.2 企业核心资源理论的形成
3.2.1 企业核心资源的涵义与特征
3.2.2 企业核心资源对于持续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
第四章 多元化与企业核心资源
4.1 多元化经营成功的影响因素
4.1.1 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
4.1.2 组织结构与信息传递机制
4.1.3 主业发展与财务状况
4.1.4 产业特征与经济周期
4.1.5 市场与规制的完善程度
4.2 基于企业核心资源的多元化经营战略
4.2.1 企业核心能力与多元化经营战略
4.2.2 基于企业核心资源的多元化战略决策
4.3 案例评析:海尔的多元化经营战略
第五章 归核化与企业核心资源
5.1 企业归核化的涵义、形式与途径
5.1.1 企业归核化的涵义
5.1.2 企业归核化的实现形式与途径
5.2 企业归核化的动因
5.3 基于企业核心资源的归核化经营战略
5.3.1 战略相关性与归核化经营战略
5.3.2 核心资产、核心能力与归核化经营战略
5.4 案例评析:万科的归核化经营战略
第六章 基于企业核心资源的多元化与归核化动态过程分析
6.1 多元化与归核化动态过程的理论基础
6.1.1 企业的核心资源及其动态特性
6.1.2 企业的最优多元化水平
6.1.3 企业决策者的有限理性
6.2 多元化与归核化动态过程的模型描述
6.2.1 多元化与归核化战略实施成本的期望值模型
6.2.2 多元化与归核化动态交互作用的企业成长模型
6.3 多元化与归核化动态过程的理论涵义
第七章 企业多元化与归核化经营的实证分析——以中国上市公司为例
7.1 企业“最优多元化水平”假说是否存在
7.1.1 “最优多元化水平”假说的提出
7.1.2 模型构建
7.1.3 样本选择与指标度量
7.1.4 统计结果分析
7.1.5 结论
7.2 多元化类型、核心资源与企业盈利能力关系分析
7.2.1 业务相关程度与盈利能力关系的争论
7.2.2 假设的提出
7.2.3 样本、指标与度量方法
7.2.4 统计检验结果分析
7.2.5 结论
7.3 归核化经营与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7.3.1 企业归核化经营实践与问题的提出
7.3.2 相关研究概述
7.3.3 样本、指标与度量方法
7.3.4 统计检验结果分析
7.3.5 结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